人体触电损害因素人体触电所受损害程度取决于下述几个主要因素:1.流过身体的电流,以毫安计量。它决定于外加电压以及电流进入和流出身体两点间的人体阻抗。流过身体的电流越大,人体的生理反映越强烈,生命危险性就越大。20-25 毫安以上的工频电流都容易产生严重的后果。在电流小于数毫安时,电流主要引起心室颤抖而窒息,数百毫安以上的电流,除了引起昏迷、心脏即刻停止跳动、呼吸停止外,还会留下致命的电伤。2.电流流经身体的途径。心脏、肺脏、中枢神经和脊髓等都是容易损害的人体器官,因此,电流流经身体的途径,以胸部至手、手至脚最为危险,臀部或背部至手、手至手也很危险,脚至脚的危险性较小。此外,电流经过大脑也是相当危险的,会使人立即昏迷。3.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以毫秒计量。人体通电时间越长,人体电阻会因出汗等而下降,导致电流增大,后果严重。另一方面,人的一个心脏搏动周期(约为 750 毫秒)中,有一个 100 毫秒的易损伤期,这段时间对电伤期相重合而造成特别大的危险。4.人体允许的电流人体对 0.5 毫安以下的工频电流一般是没有感觉的。实验资料表明,对不同的人引起感觉的最小电流是不一样的,成年男性平均约为1.1 毫安,成年女性约为 0.7 毫安,这一数值称为感知电流。这时人体由于神经受刺激而感觉轻微刺痛。同样,不同的人触电后能自主摆脱的最大电流也不一样,成年男性平均为 16 毫安,成年女性为 10.5 毫安,这个数值称为摆脱电流。一般情况下,8-10 毫安以下的工频电流,50 毫安以下的直流电流可以作为人体允许的安全电流,但这些电流长时间通过人体也是有危险的。在装有防止触电的保护装置的场合,人体允许的工频电流约 30 毫安,考虑到可能造成严重二次事故的场合,人体允许的工频电流应按不引起强烈痉挛的 5 毫安考虑。5.人体电阻当人体接触带电体时,人体就被当作电路元件接入回路。人体阻抗通常包括外部阻抗(与触电才当时所穿衣服、鞋袜以及身体的潮湿情况有关,从几千欧-几十兆欧不等)和内部阻抗(与触电者的皮肤阻抗和体内阻抗有关)。人体阻抗不是纯电阻,主要由人体电阻决定。人体电阻也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一般认为干燥的皮肤在低电压下具备相当高的电阻,约 10 万欧。当电压在 500-1000 伏时,这一电阻便下降为 1000 欧。表皮具备这样高的电阻是因为它没有毛细血管。手指某部位的皮肤还有角质层,角质层的电阻值更高,而不常常磨擦部位的皮肤的电阻值是最小的。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