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低温环境作业对人体有哪些影响

低温环境作业对人体有哪些影响_第1页
1/4
低温环境作业对人体有哪些影响_第2页
2/4
低温环境作业对人体有哪些影响_第3页
3/4
低温环境作业对人体有哪些影响低温作业对机体的影响不单纯是环境气温低的程度,还取决于低温环境中人体防寒保暖程度、体力活动强度、饮食及健康情况间的关系,即低气温与其作用于人体状态间的相互关系——冷作用强度。有时工作环境气温虽低,但所着装具保暖量充分,机体热代谢保持平衡,皮肤温、体温不出现下降,人体可无冷感;反之环境气温相对较高,若个体防寒装具保暖量不足,机体不能保持热量代谢的平衡就会出现冷感,严重时也可导致冷损伤。对机体的影响低温作业对机体的影响取决于冷作用强度,冷作用强度越大,低温的影响越明显,主要表现在下述几方面:对皮肤温的影响 受冷后首先是裸露的皮肤温度下降,随着时间的延长、强度的加大,皮肤温渐渐降低,皮肤开始出现潮红,继之出现冷、胀、麻、痛等症状,以及皮肤感觉渐渐减弱,严重时可出现冻伤。在常温下裸手皮肤温一般在 29℃~30℃之间。当手皮肤温降到15.5℃,手操作功能受到影响;降至 10℃~12℃时触觉敏感度明显下降;降到 4℃~5℃时,几乎可完全失去触(知)觉。一般裸手皮肤温度保持在 20℃以上,手操作功能基本保持正常。在冷环境中,服装覆盖部位平均皮肤温(简称平均皮温)也会发生变动,人体正常平均皮温(胸、背、上肢、大腿四点)约在 33℃~34℃之间。如服装保暖量不足,平均皮温出现下降:降至 32℃时,约有16%的人出现冷感;降至 31℃时,约有 26%的人出现冷感;降至 29℃时,冷感出现率达 77%;降至 28℃时,100%的人感到冷(其中约 50%的人感到很冷,出现寒颤)。对体温的影响 在冷环境中,体温的变化不如皮肤温变化那样敏感,因为机体调节功能较强,不易出现较大波动。须知,一旦体温出现明显降低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要比皮肤温下降严重的多。在寒冷环境中,只有机体热亏损超过一定限度(50kcal 约等于210kJ)时,体温才出现下降,下降幅度一般不超过 1℃,对人体健康和工作能力没有明显不良影响。体温降至 36℃,机体代谢反射性增强(产热量增加),这是人体保护性反应;体温降到 35℃时,可出现明显寒颤,称为“体温过低”;降到 34℃时血压出现下降,意识受到影响:下降到 33℃时,呼吸次数、心率减少,血压下降,称为“重症低体温”;下降到 32℃~31℃时,血压测不到,意识不清、寒颤消逝,瞳孔散大;下降到 30℃~29℃时,意识渐渐消逝,肌肉僵直,脉搏、呼吸减弱、减少;下降到 28℃时可出现心室纤颤,生命垂危:下降到 20℃时,心跳停止。体温这种极端下降的情...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低温环境作业对人体有哪些影响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