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环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圆环面积的计算》是人教版数学第十一册教材第 68 页例 2 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圆面积的计算方法后,设计的一个拓展性练习。曲边图形面积的计算,学生是第一次接触,不管是教学内容的本身,还是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比过去的直线图形增加了难度。本节课通过设置生活情景图,加深学生对圆的面积的深层理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以及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二•教学目标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后,拓展学生思维的练习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已知圆的周长求面积的方法,认识圆环,了解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学习中,学生能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规律,通过观察生活情景图、游戏比赛、动手实践,感受到数学问题与自己并不远、非常亲切,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欲望。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应用。难点:灵活解决有关圆面积的实际问题。三•教学策略及方法分析:传统的练习课,多数以“讲评作业”为主,要么按照课后练习来组织练习,做一组题,讲评一组,然后做另一组,再讲评,以此类推。这样的练习课针对性不强、枯燥,学生练习兴趣不高。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教学设计时,我选择了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设计情景图、设计游戏比赛,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动手操作,以此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和动机。面向全体学生,采用启发式、点拨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求知。设计有层次性的作业,让学困生有机会完成练习,品尝到摘到果子后的喜悦。注重解题方法、思路的优化比较,促进优秀生的思维得到更深的发展和提高。教学设计综述—•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已知圆的周长求面积的方法,进一步熟练掌握已知圆的半径或直径求圆的面积的方法。2.认识圆环,了解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力目标:1.能应用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培养认真细致的解题习惯。情感目标:1.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起学生认真作业的热情,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2.培养学生热爱数学,乐于学习数学的感情。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发展的学习精神。教具学具:课件、剪刀、硬纸板、圆规、直尺、光盘、环形教具一课时教学流程-创设情景,回顾旧知出示情景图、出示问题:学校有一个圆形花坛,周长是 25.12 米,它的半径是多少米?师:根据条件,你能求出花坛的半径吗?生:能,25.12 三 3.1422。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