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 国外五个方面值得借鉴国外如何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在"中国农业科学院 50 年庆"第一期访谈中,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讨论所叶志华所长提出,我国农产品质量和安全向国外取经,应该根据需要选择最适合的方法。面对不断出现的农产品及食品安全问题,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均实行了一系列措施,强化法规体系建设,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从源头上预防重大事件的发生,同时加强对农产品及食品的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突发状况,确保农产品及食品的消费安全。叶志华认为,值得我国农产品界借鉴的做法有五个方面:第一个就是建立健全法规体系。由国家立法机构制定农产品和食品安全的原则性法律规定,政府部门制定有关的技术性规定和实施细则,并以政府法令和条例的形式颁布,为农产品及食品的质量安全管理提供法律依据。例如,美国的《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加拿大的《食品药品法》、日本的《食品安全基本法》等。第第二个是制订统一权威的技术。发达国家有关农产品和食品安全的技术法规具备统一性和权威性。对涉及农产品和食品安全性状及其产地环境的标准,都是通过政府主管部门发布技术法规、法令和指令来强制执行。这些国家也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框架下,采纳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推举的食品安全标准。近几年以来,在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和保护本国利益的驱动下,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技术法规及其标准不断提高、越来越严格。第三是积极推动农业标准化。农业标准化是伴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农产品贸易全球化进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所谓农业标准化,是指以农业为对象的标准化活动,它运用统一、简化、协调、优选的原则,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标准,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纳入法律规范的生产程序和管理轨道。其主要目的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需要指出,发达国家的农业标准化多是通过实施技术法规、操作法律规范和质量认证来实现的,而且有些国家并不一定都使用农业标准化这样的概念。以美国、日本和欧盟的一些成员国为例,实施农业标准化的主要措施包括:建立农业技术法规;实施生产操作法律规范;实行产品质量安全和管理体系认证;提供多方面的社会化服务。第四个方面是积极开展风险评估。作为农产品和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的技术基础,风险评估已经成为国际上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科学管理的通行做法。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在构建以风险评估为基础的风险管理模式方面,开展了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