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科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方案一、质量管理1、科主任负责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善工作,落实“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善方案”内容要求,建立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及制度,体现全面质量管理与持续改善,应有存在问题有分析、处理程序及改善措施,有记录文件,科室制定有健全的规章管理制度和各级各类员工岗位职责,本岗位的工作人员熟知其工作职责与相关规章管理制度2、每月召开 1 次科室质量与安全工作会议,内容要体现全面、全过程质量管理、有记录。3、制定全员培训计划,全员参加质量管理与持续改善的全过程,员工知晓指控要求、程序与方法。4、制定专业人员继续教育计划,做到知识不断更新,对特别检测项目和新技术、新业务实施准入管理、有制度、有相关培训内容、探讨记录和操作章程,有代表科室特色及水平的技术项目,有本科工作统计数据资料,有与院外先进水平比较的检查项目。二、工作法律规范1、开展临床检测项目必须是经批准的准入项目,工作人员有上岗资格证书明文件、定期更新,对本院尚未开展或条件不具备的部分检测项目应有法律规范的外送运转机制,并签订有保障合同或协议及委托合同或协议,有检查服务项目清单,能够提供 7*24h 急诊服务,能够满足临床工作需要,科室应尽力向病患提供清洁、舒适、安全的就医环境。2、科室布局与流程合理、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有医院感染控制制度,有废弃物处理程序,并落实到位,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应当符合医院感染控制法律规范要求,具备生物危害标志,使用正确,在各类诊疗活动中,必须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床号 3 种方法确认病患身份。3、急诊超声、心电项目能 24 小时满足临床需要,急诊检查报告及时,书面报告 15 分钟内完成,急诊床旁检查 30 分钟内到达现场,及时完成超声、心电报告,不断开展新的项目,满足临床急诊需要,急诊超声、心电应具备相应资质人员对影像报告进行审批、复检、发放及登记,急诊超声、心电质量控制符合临床影像质量控制要求,加强急诊超声、心电质量管理,不断提高急诊质量。4、有设备的国家许可证明文件资料,有设备操作章程,有设备定期校准和保养记录,有主要检验设备(10 万元及以上)相关资料,及时淘汰经鉴定不合格的设备,有记录资料5、对检查结果报告实行归口管理,有报告管理与签发制度,有为临床工作提供咨询服务的制度,有与临床科室有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或收集意见的制度与记录文件,科室技术人员要主动下临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