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制度一、为了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工作,降低医疗器械临床使用风险,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根据《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法律规范》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由医院医疗器械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特制定本项制度。 二、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是指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中涉及的医疗器械产品安全、人员、制度、技术法律规范、设施、环境等的安全管理。 三、为了进一步确保进入临床使用的医疗器械合法、安全、有效,对首次进入我院使用的医疗器械严格根据医院的要求准入;对器械的采购严格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采购法律规范、入口统一、渠道合法、手续齐全;将医疗器械采购情况及时做好对内公开;对在用设备及耗材每年要进行客观评价论证,提出意见及时更新。 四、疗器械采购、评价、验收等过程当中形成的报告、合同、评价记录等文件进行建档和妥善保管。 五、事医疗器械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学历, 技术职称或者经过相关技术培训,并获得国家认可的执业技术水平资格。 六、对医疗器械临床使用技术人员和从事医疗器械保障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建立培训,考核管理细则。组织开展新产品,新技术应用前标准化培训,开展医疗器械临床使用过程当中的质量控制,操作章程等相关培训,建立培训档案,定期检查评价。 七、临床使用科室对医疗器械应当严格遵照产品使用说明书,技术操作法律规范和规程,对产品禁忌症及其注意事项应当严格遵守,需向病患说明的事项应当如实告知,不得进行虚假宣传,误导病患。 八、发生医疗器械出现故障, 使用科室应当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设备科根据相关规定进行检测、修理,经检测、修理达不到临床使用安全标准的医疗器械,不得再用于临床。 九、发生医疗器械临床使用不良反应及安全事件,临床科室应快速进行处理并上报质控科及委员会,由质控科上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及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 十、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用耗材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 对消毒器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相关证明进行审核。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按相关法律规定不得重复使用,根据相关规定可以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应当严格根据要求清洗,消毒或者灭菌,并进行效果监测。医护人员在使用各类医用耗材时,应当仔细核对其规格、型号、消毒或者有效日期等, 并进行登记及处理。 十一、临床使用的大型医用设备,植入与介入类医疗器械名称, 关键性技术参数及唯一性标识信息应当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