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汉谟拉比法典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汉谟拉比法典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_第1页
1/13
汉谟拉比法典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_第2页
2/13
汉谟拉比法典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_第3页
3/13
汉莫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的颁行 汉谟拉比法典是现存最详尽的西亚古代法典,它不仅在历史上曾对许多国家的立法发生过重大影响,而且也是研究古代西亚许多国家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的极重要的史料。 汉谟拉比法典的发现 1901 年 12 月至 1902 年 1 月,J·摩尔根指导的法国考古队在埃兰古都苏撒遗址发现以阿卡德语镌刻的汉谟拉比法典石碑。石碑由三块黑色玄武岩合成,高2.25 公尺,上部周长 1.65 公尺,底部周长 1.90 公尺。石碑上部是太阳神、正义神沙马什授与汉谟拉比王权标的浮雕(高 0.65 公尺、宽 0.6 公尺)。浮雕下面是围绕石碑镌刻的法典铭文,共 3,500 行,楔形文字是垂直书写的。法典中部分铭文(法典第 66 至 0 条)在古代就被磨损。据考证,埃兰王苏特鲁克纳惛特约于公元前 1150 年前后入侵巴比伦尼亚,将该法典石碑作为战利品运回苏撒。大概,他为了在石碑上刻记自己的功绩而使人磨损部分原文。但因某种原因(或许因他不久即逝世)而未能重刻。残缺的铭文部分是依据苏撒出土的法典复本断片复原,部分是依据在亚述古都尼尼微和两河流域其他城市遗址发现的泥板抄本予以补白。法典石碑石质坚硬,书法精工,属于巴比伦第一王朝的典型官方文献。石碑现藏法国巴黎卢浮博物馆。 汉谟拉比法典由序言、条文(282 条)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内容包括诉讼程序、盗窃处理、军人份地、租佃、雇佣、商业高利贷、婚姻、继承、伤害、债务、奴隶等等。法典的基本特点:首先,它明显地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保护奴隶制的私有制;其次,法典还保存某些习惯法残余,例如“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同态复仇原则(第 196、200 条)和神判习惯(第 2、132 条)等;再次,从现代意义上说,汉谟拉比法典并未区分公法、私法(民法)和刑法,诸法合一,法律条例既从民法角度也从刑法角度来确定。 汉谟拉比法典一方面是使阿摩利人的习惯法成文化,另一方面吸收了两河流域固有的苏美尔、阿卡德立法与伊新·拉尔沙时代城邦立法的成果。不过,它主要还是当时社会经济制度的产物,反映出当时社会各方面的现实。 汉谟拉比法典的颁行及其定年 古巴比伦尼亚时代以前,两河流域即已形成所谓在国内建立正义的立法传统。拉格什城邦乌鲁卡基那改革(约公元前 2378—2371 年)铭文提及“他建立先前时代的秩序”。阿卡德王萨尔贡被称为“正义之王,讲正义者”。乌尔王乌尔恩古尔铭文记载,“遵照沙马什正义之法律,他使……正义获得胜利”。乌...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汉谟拉比法典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