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企业安全隐患分析及控制措施公司印刷、装订及印后加工,其中主要的原材料为纸张及油墨、汽油、酒精等易燃材料,这些物资存在引发火灾的潜在危险;在生产加工环节中,由于机械化作业程度较高,极易发生机械损害事故;电气安全风险大,稍有不慎,容易发生线路短路,造成设备故障。针对公司安全生产的情况,从分析现场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入手,提出几点改善对策和措施 一、安全隐患分析1.火灾危险 印刷企业所使用的大量纸张、油墨、清洗剂等原辅材料都是易燃品,是印刷厂主要的危险源。2.设备运转危险 切纸、印刷、装订等机械设备运转速度快,传递能量高,某些设备有开放工作面,设备失修、违规违章操作极易对肢体造成损害。3.刀片割伤、烫伤 模切刀模装有锐利的切刀,在搬运、装卸、存放刀模时假如违反操作章程,极容易造成肢体割伤;另外烫印时高温加热版易发生烫伤。4.电危险 (1)静电 高速印刷机在高速运转中会产生高压静电,严重时可能导致空气放电,造成电击或起火。 (2)导线电缆漏电 绝缘层老化或破损失去绝缘作用,会使设备或其他接触导体带电,人体接触时触电受伤。5.化学危险品 印刷或印后处理中可能会用到挥发干燥型油墨、清洗剂、汽油等易燃、有毒化学物品,危害操作人员健康,并可能诱发火灾。6.其他环境隐患 工作通道被占用、安全标志不清楚或丢失的不安全工作环境,也是造成印刷生产安全事故不容忽视的因素。 二、安全措施1.强化安全管理,消除不安全因素,控制不安全行为 在各种安全事故原因构成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如传动部分没有防护装置、电气插头塑料壳损坏、电源线老化有裸露接头、非本机操作人员开动机器等等。要想杜绝事故的发生,根本的措施只能是消除潜在的危险因素(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使人不发生错误推断、错误操作(人的不安全行为)。只要每位员工认识并制止了危险行为的发生或控制了危险因素向事故转化的条件,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开的。近几年以来,公司引进了各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如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5S 等,制定了各项安全操作章程,进行安全教育开展安全检查,拟定安全措施、管理方案等,其基本目的就是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和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2.严把人员的选用和配置关,提高全员的安全素养,法律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 随着公司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要求员工不但要掌握设备的操作技术,而且要熟悉各种安全操作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