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人与海》的“冰山原则”1932 年,海明威在他的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中,首次提出了著名的“冰山原则”。他把文学创作比作漂浮在大海上的冰山,认为作者只应描写“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水下的部分应该通过文本的提示让读者去想象补充。他说:“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里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得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部分,好像作者已经写出来似的。冰山在海面上移动很是宏伟壮观。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海明威这个著名的“冰山原则”,就是用简洁的文字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并且把作家自身的感受和思想最大限度地隐藏在表象之中,达到情感充沛却含而不露、思想深刻且隐而不晦的艺术效果,将文学的可感性与思想性巧妙地结合起来,让读者去感受并发掘其内在的意义。海明威的“冰山原则”,集中体现了海明威的创作原理和艺术风格,表现了他在创作实践中对形式美的追求,体现了独特的创作个性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是构成“冰山原则”的四大要素。具体地说,文字和形象是冰山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隐藏在水下的“八分之七”,不过,文字和形象是具体可见的,而情感和思想是寓于文字和形象之中的。当然,就一般文学作品而言,这四个要素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海明威的作品中却显得尤其突出,因为,他致力于强调情感和思想的含蓄性。一、《老人与海》中隐藏的内涵剖析研究海明威的“冰山原则”,首先要搞清楚水下的“八分之七”,因为这部分是“冰山”的基础,而决定一部作品情感力量的,正是这隐含的“八分之七”。虽然我们看不到它,却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和想象力,去挖掘其深藏的意蕴。那么在《老人与海》中,水下的“八分之七”到底隐藏了什么呢?1.隐藏了作品深刻的主题思想《老人与海》的故事情节十分简单,写一个古巴老渔夫桑提亚哥海上三天的捕鱼经历。桑提亚哥独自一人出海远航在连续 84 天没捕到鱼的情况下,终于在远海钓上了一条比小船还长的大马林鱼。经过两天两夜的激烈较量,老渔夫终于杀死了大鱼,把它绑在小船的一边。可是在归程中,一大群鲨鱼围了上来,尽管老人奋力搏斗,还是抵挡不住凶猛的鲨鱼的进攻,大马林鱼被鲨鱼吞食,等他回到海岸时,只剩下一副巨大的鱼骨。在这个故事里,既没有众多的人物,也没有现代文明的痕迹:主人公是一个老渔夫,背景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情节是老渔夫独自出海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