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红林谈成都城乡统筹改革之户籍制度葛红林:城乡“拆墙”一体化没有七年之痒20XX年03月09日07:33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王丹我要评论(0)字号:t|t葛红林做客《小崔会客》(图据央视)村民展示﹃鱼鳞图﹄(图据央视)央视《小崔会客》第三次对话XX市领导,按手印的“鱼鳞图”、来蓉造车的李书福共同解读成都样本“成都的一大创举,是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城乡居民的自由迁徙”“城市户口就像个勋章,带来买车、购房一系列便利;农村户口就像个胎记,许多人都想把它拿掉""这样的不公平现象,在成都已经大大改变”“即使成都的农村娃读北京大学,毕业后权证还是在他。这就是非常关键的产权制度改革”华西都市报记者王丹昨晚,中央电视台播出《小崔会客》节目,一位成都村民带来了一张按上了全村381人手印的“鱼鳞图”。这份“鱼鳞图”见证了XX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试验中,土地确权给村民带来的财产保障。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XX市市长葛红林做客“小崔会客”栏目,畅谈成都城乡配套改革实验区7年来的成果与经验,农村产权改革、民主议事会、乡村规划师""这些成都元素让人眼前一亮。同时参与栏目的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说,经过了5年“约会期”,沃尔沃项目落户成都正是看中了这里政治经济发展为企业带来的良好环境。据了解,就城乡一体化配套改革这一个话题,《小崔会客》已是第三次将XX市的领导请进演播室。城乡七年“拆墙”取消户口差别居民可自由迁徙昨晚,《小崔会客》回放了2007年葛红林做客时的情形,当时,崔永元现场赠送了一张漫画给葛红林,漫画上,葛红林正在满头大汗地挥动大锤砸城墙,城里城外,站满了仰头观望第1页共5页的人群。漫画表达的意思正是要拆除横亘在城乡之间的这堵墙。从2004年至今,这项工作一直都没有停止,葛红林笑称,一项工作连续干了七年,并没有出现七年之痒,而是有了一项新成果:成都率先实现了城乡居民的自由迁徙。葛红林说,经过七年的配套改革,成都在全国将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取消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之间的差别。“城市户口就像个勋章,带来买车、购房一系列便利;农村户口就像个胎记,许多人都想把它拿掉""这样的不公平现象,在成都已经大大改变。”葛红林说,成都7年来的最大一件事就是推进城乡配套改革实验区,从体制和机制下工夫,拆掉城乡两元结构这堵墙。“成都的一大创举,是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城乡居民的自由迁徙。”葛红林说,为此,成都要做好住房、就业两方面的准备,让农村的富余劳动力进城有地方住,有工作干。同时,为新市民提供上学、就医等公平的公共服务,享受城市的社会低保和救治体系。产权制度改革确实权、颁铁证读了大学也有土地在央视会客现场,XX县区华新社区一位村民带来了一张按有全村381人手印的“鱼鳞图”,标明了华新社区各家土地大小和具体方位。这是当地135户村民在土地确权办证时,按下一个个手印形成的。葛红林说,30年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改革的时候,农民有了承包经营权。但权证比较笼统,土地还要好坏搭配,不便于规模化、现代化生产。成都通过确权颁证,给农民发放了林权证、农田证、宅基地等几个权证,作为农民进城后的财产保障。成都首先对每家农户的土地全部勘测,输入计算机连入XX市国土局系统,仅勘测工程就投入了1.2亿元。在华新社区,为了处理好土地确权办证,135户人选出了7个代表组成议事会,通过民主程序解决纠纷,380多位村民在一个月内就获得了土地确权。“即使成都的农村娃读北京大学,毕业后权证还是在他。这就是非常关键的产权制度改革。”葛红林说,成都就是要确实权、颁铁证,办铁证。同时,成都给农民每亩基本农田近第2页共5页400元政府补贴,一般农田300元政府补贴,以代交农民养老保险的形式发放。通过提高农村参保率,真正让农村居民在晚年看病、生活有保障。对于每个村,成都还设立了每年20万元的公共服务基金,用于老年活动中心改造、修排水沟等公共性事业。议事会任期3年,如果群众不满意可以随时罢免。医疗教育改革不断提档升级乡村生活有了保障XX市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实现辖区内居民自由迁徙,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原来所有的农村居民都涌向城市,原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