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疾病预防安全教育教案模板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健康教育》教材第四章“我会保护自己”中的第二节“大班疾病预防安全教育”。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疾病传播途径,学习预防感冒、咳嗽、手足口病等常见疾病的方法,以及掌握正确的洗手步骤。二、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常见疾病的传播途径,增强预防意识。3.使幼儿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降低疾病传播风险。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预防常见疾病的方法和正确的洗手步骤。难点:让幼儿理解疾病传播途径,提高预防意识。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视频、洗手液、肥皂、毛巾。学具:画笔、画纸、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个幼儿感冒的场景,引导幼儿讨论如何预防感冒,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2.知识讲解(10分钟)(1)介绍常见疾病的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2)讲解预防常见疾病的方法,如勤洗手、戴口罩、保持室内通风等。(3)演示正确的洗手步骤,强调洗手的重要性。3.例题讲解(5分钟)讲解一道关于疾病预防的例题,引导幼儿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4.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分组讨论,分享预防疾病的方法。(2)请幼儿示范正确的洗手步骤,其他幼儿进行评价。5.巩固拓展(5分钟)(1)让幼儿用画笔和画纸,画出预防疾病的方法。(2)播放疾病预防视频,引导幼儿关注生活细节,增强预防意识。六、板书设计1.疾病传播途径: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2.预防疾病方法:勤洗手、戴口罩、保持室内通风等。3.正确洗手步骤:湿、搓、冲、捧、擦。七、作业设计答案:略。2.作业题目:用文字或图片记录正确的洗手步骤。答案:湿(用水打湿双手)、搓(加入肥皂,搓揉双手)、冲(用清水冲洗肥皂泡沫)、捧(捧水冲洗手腕)、擦(用毛巾擦干双手)。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疾病传播途径,学习预防疾病的方法,提高了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2.拓展延伸: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作业完成,共同关注幼儿的健康成长。同时,教师可以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幼儿的健康意识。重点和难点解析1.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3.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的设计4.板书设计的内容和形式5.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践性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在本次教学中,重点和难点确定为让幼儿掌握预防常见疾病的方法和正确的洗手步骤。这是因为预防疾病的关键在于日常生活中的卫生习惯,而洗手是预防疾病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补充说明:为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图片、实物演示等方式,让幼儿直观地了解疾病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同时,将洗手步骤编成儿歌或动作,便于幼儿记忆和操作。二、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主动参与的重要环节。在本节课中,通过展示一个幼儿感冒的场景,让幼儿身临其境,从而引出疾病预防的话题。1.选择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景,使幼儿产生共鸣。2.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幼儿思考如何预防疾病。3.创设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幼儿在愉悦的情感中学习。三、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的设计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是检验幼儿学习效果、巩固知识的重要环节。在设计这一部分时,要注重针对性、实践性和趣味性。补充说明:1.例题讲解: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题目,引导幼儿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讲解过程中,注意启发式教学,让幼儿主动思考、发表见解。2.随堂练习: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如小组讨论、示范操作等,让幼儿在互动中学习。同时,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幼儿充分的参与机会。四、板书设计的内容和形式板书是教学内容的直观体现,有助于幼儿理解和记忆。在本节课中,板书应突出疾病传播途径、预防方法及洗手步骤等核心内容。补充说明:1.内容:板书应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可以使用图表、流程图等形式,使内容更加直观。2.形式:板书可以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如将洗手步骤绘制成卡通图案,增强趣味性。五、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践性作业设计应注重针对性和实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