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以来,我村把环境卫生整治作为一项基础工作,因地制宜整治,尊重民情建设,统筹安排,协调进展,既有效巩固了整治成果,又探究出了长效建管机制。全村已清理垃圾 3500 方,柴草 1600 堆,破棚烂院 110 处,断垣残壁 1760 米,投入各类建设资金75 万元,硬化道路 5 公里,建垃圾池 15 个,修排水道 11500 米,载植风景树 3000 棵一、强势宣传,全民动员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群众会和各种形式的座谈会,组织村组干部深化农户,张帖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号召大家自己动手,建设家园,征得群众的广泛共识,激发干群的建设热情,调动广阔干群参加环境卫生整治和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二、创新机制,常抓不懈为了确保环境卫生整治的稳步推动,我村着重在机制建设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究。一是工作机制。成立了由宣主任任组长的西河村环境卫生整治领导小组,党政班子成员带头,实行“”定岗、定人、定时、定路段、定任务的 五定 责任制。二是投入机制。村上成立由老党“员、老干部、老老师等人员组成的环境卫生监督会,并通过在全村开展 抢抓机遇,建设”新农村 大讨论活动,为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思想基础和民意保障。三是管理机制。通过科学进展观的学习,加强对党员的管理,引导党员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对普通群众开展 三学三争 评选活动,培育群众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意识;在妇女中开“”展 十佳媳妇 评选活动,激发她们积极向上制造新生活。三、点面结合,有序推动一是根据我村的地理位置和群众基础,区分对待,因地制宜整治,尊重民情建设。在村庄规划、道路硬化、环境美化、村容村貌整治四个方面整体考虑,争创一流;二是要求道路安全畅通,村容村貌洁净整治,做到下水道、沿路绿化、路灯安装、前店后院规划四个方面统筹安排;三是突出抓好村委会、学校周围、公路沿线等重点部位的环境卫生整治。点、线、面结合,保障全村环境卫生整治和新农村建设重点突出,全面推动。四、多策并举,力求长效“”为了构建环境卫生整治和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我村在工作中力求做好 七个 结合。一是与村庄规划相结合。对公路沿线村民,与城建、土地等部门联手,坚决杜绝乱占乱建,确保临潼新城区的统一规划。二是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相结合,与普法教育相结合。告诫沿路村民杜绝在公路上乱堆乱放,挤占公路的违法行为,让群众自觉地搬走路障。目前,我村镇内的姜白路、草林路及各条通村路已经畅通无阻。三是与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