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民间借贷总额高达 0.8-1.4 万亿元,已引起金融界高度关注。2024 年某某县民间借贷资金总额为 8.81 亿元,超过金融部门贷款总额 16.86 亿元的一半。民间借贷对经济进展、人民生产生活具有积极作用,但也存在负面影响,宜实行相应的政策措施予以法律规范和引导。 一、民间借贷的现状 (一)民间借贷的形成。1、民间借贷是中国特色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近年银根紧缩、利息下调后产生的一种社会性直接融资方“”“”式,被金融界喻为 草根金融 、 地下金融 ,是国家商业银行、社、保险及证券公司之外的投融资现象,表现为个人之间、企业之间或企业与个人之间根据一定的利益标准和条件私下进行资金余缺调剂。2、民间借贷包括借和贷两个部分。改革开放前,民间借贷大多“”数表现为 借 ; “”改革开放后,民间借贷更多地表现为 贷 ,范围和数额均较大。3、民间借贷以亲情、友情和利益为纽带,游离于正规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监管之外。4、民间借贷在期限和还款方式上比金融机构来得灵活、便捷。5、民间借贷具有四个特点。一是隐蔽性。二是分散性。三是情感性。四是复杂性。 (二)民间借贷的现状。一是民间借贷的构成。2024 年某某县民间借贷总额 8.81 亿元中,农民借贷性现金 2.21 亿元; 城镇居民民间借贷性现金 1.62 亿元; 规模以下企业民间借贷性现金 1.24 亿元; 个体工商户民间借贷性现金 1.72 亿元; 规模以上企业民间借贷性现金 1.22 亿元; 文教卫生及其他单位民间借贷额 0.8 亿元。二是民间借贷影响金融储蓄。2001 年至 2024 年,全县各项存款的增幅呈下降趋势,出现收入性指标增幅较稳与储蓄指标增幅下降等现象。 (三)民间借贷的管理。1、民间借贷基本上处于监管盲区和无序状态。金融主管部门不具备对民间借贷的管理职能; 新成立的银监会只对银行业实施监管,不过问企业集资等民间借贷及其他非银行业情况; 各级政府没有管理、调控民间借贷的部门。2、法律法规不完善。有关民间借贷的专门法规还没出台,散见于其他法律法规之中的条款很少,3、国务院曾发布《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放宽社会资本投资领域,允许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但没有管理方面的具体规定。 (四)民间借贷的帐户。1、民间借贷不象银行有借款帐户。贷款人只用脸面和信用抵押,双方出具借据,或集资票据,借据上注明贷款人、出借方、期限,以及利率等项,手续简便,不用存单及其他资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