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语近人”用典金句整理(精排)“平语近人”用典金句整理(精排) 以人民为中心 1、衙斋卧听萧萧竹,疑似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 2、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 3、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清•万斯大《周官辨非》 仁政 1、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汉•刘安《淮南子•氾论训》 (治理国家的原则,最根本的就是要利民。利民,就是要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2、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 (你要看见别人比自己好的地方,你就要向他学习,这叫“见善则迁”。当你发现自己有些事情做错了,做得不够好的时候,一定要改正,要不怕改正错误。做到了“见善则迁,有过则改”,你才能不断进步,才能做一个君子。) 3、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荀子•王制》 (君主就像是船,而老百姓则像是水,水可以把船托起来,也可以把船掀翻。荀子的这个比方当中其实包含着民本思想,就是老百姓是重要的,老百姓是一个国家统治的根基。) 立德 1、德不孤,必有邻。 2、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习近平 3、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 (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维”的本义是指系东西的大绳子,也引申为一切事物赖以固定的东西。而“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就是说治国有“礼义廉耻”这四大纲纪,而这四大纲纪一旦废弛了,国家就有可能面临灭亡。) 4、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礼记•大学》 (“明明德”指的是彰显光明美好的德行。而“亲民”,指的是要将这种光明、美好的德行推及到民众身上,然后共同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也就是“止于至善。”) 5、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 6、勤学、明辨、笃实,以此修德,何愁国之不兴,人之不立呢!(修德的具体做法) (勤学就是要向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明辨就是要善于明辨是非、善恶、美丑,善于做出选择。笃实就是修德就要落到实处。) 家风 1、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 ——《孟子》 (天下、国、家的根本在于每一个家庭,而每一个家庭的根本在于我们每个人自身。每一个人都应当以敬畏的态度努力做一个好人,做好自己,然后才能够建设和谐美满的家庭,而家庭和谐美满了,那么国家才能够做到秩序井然,天下才能够太平。) 2、家和万事兴。 3、爱子,教之以义方。——《左传》 4、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