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对于我们党迎接新世纪新阶段所面临的挑战,努力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雄伟目标十分重要。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逐渐形成一个明确的思想,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五大以前,提出了强化执政意识,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思想。在 1990 年前后,江泽民就指出:我们的党是执政的党,党的领导要通过执“”政来体现。 我们必须强化执政意识,提高执政本领 。在十四大报告中,他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 努力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 问题。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几个问题的决定》,又强调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问题,指出党的高级干部要努力成为善于治党治国的政治家。第二阶段,从十五大开始,提出加强执政党建设的两大历史性课题的思想,随后不久使用“”了 执政能力 概念。十五大报告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围绕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它要“求 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 。在 1997“”年底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将这两个 不断 概括“为执政党建设的两大课题。第三阶段,从党的十六大开始,明确提出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思想。十六大报告在论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问题的六项要求时,将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并且对 执政能力 的内涵初———“步概括为五个方面必须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正确把握时代进展的要求,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不断提高科学推断形势的能力;必须坚持根据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办事,及时讨论解决改革和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善于抓住机遇加快进展,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善于协调不同利益关系和克服各种困难,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必须增强法制观念,善于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必须立足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善于结合实际制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 。这样,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也就成为十六大以来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重点。“”执政能力 概念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