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就的儿童文学作家高洪波别林斯基说:“儿童文学家应当是生就的,而不应当是造就的。”“生就”的,即有天生的禀赋。这禀赋使他们易于全身心地接近儿童,感受儿童;他们虽然离开了童年,但依旧天真、好奇、耽于梦想,他们一生都保存着一颗不泯的童心。高洪波认为,一个好的儿童文学作家应是一位懂得儿童心理的教育家。“儿童是最可尊敬的人类”。儿童文学应该用真情打动孩子的心,用美去陶冶孩子的灵魂。他的儿童诗,初看起来,写得很轻松、随意,其实,这“随意”正说明了他是一位“生就”的儿童文学家。今日让我们走近高洪波。作家简介高洪波,1951 年出生,笔名向川。内蒙古开鲁人。1988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69 年应征入伍。1978 年转业后历任《文艺报》新闻部副主任、《中国作家》副主编、《诗刊》主编、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著有儿童诗集《大象法官》《吃石头的鳄鱼》《喊泉的秘密》《我喜爱你,狐狸》等,散文集《波斯猫》《高洪波军旅散文选》《司马台的砖》《人生趣谈》等,评论集《鹅背驮着的童话——中外儿童文学管窥》《说给缪斯的情话》等。诗歌《我想》获全国第一届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散文集《悄悄话》获全国第三届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诗集《鸽子树的传说》获第七届“五个一工程”奖。作品赏读一我想高洪波我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带着一串花苞,牵着万缕阳光,悠呀,悠——悠出声声春的歌唱。我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伸进湿软的土地,汲取甜美的营养,长呀,长——长成一座绿色的篷帐。我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看白云多柔软,瞧太阳多明亮,望呀,望——蓝天是我的课堂。我想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变小草,绿得生辉。变小花,开得美丽。成为柳絮和蒲公英,更是我最大的愿望。我会飞呀,飞——飞到遥远的地方。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选自《献给孩子们》〕思考板想象是诗歌的生命,意象是想象的载体。《我想》一诗中,作家高洪波借助意象展开想象的翅膀,抒写理想。反复吟诵本诗,说说诗中有哪些意象,作家对这些意象是如何展开想象的,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作品赏读二冬蝈蝈高洪波养过假设干只大肚子蝈蝈,褐色如浓茶状的,油绿似豆叶状的,长须长腿类古代武士的……无一例外,它们都以响亮的鸣叫送去炎夏,迎来深秋,是北京大热中的欢乐歌者。只是从未养过冬蝈蝈。不是不想养,而是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能够觅到这稀罕的鸣虫儿。记得假设干年前我家暖气闹别扭,大冬天让人干熬苦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