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大调研报告**县**“”镇 一村一大 志愿者计划现状调查与思考我县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志愿者招募工作以全部结束,到**镇服务的 23 名志愿者也已各就各位,开始为期两年的志愿者服务工作。具统计这 23 名志愿者分别来自**、犀埔、郫筒等镇,其中男生 11 人、女生 12 人;本科生 8 人、大专生 15 人;涉及 12 个专业。他们的到来为各村(社区)的组织机构注入了新奇血液,带去了新知识、新文化,受到村(社区)两委和群众的欢迎。志愿者在各自服务的村(社区)出任村长助理或团支部书记,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自身优势,协助村(社区)两委完成日常工作;围绕新农村建设总目标,推动农村团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带领广阔团员青年创新创业,为新农村建设出谋划策。在村上服务的同时,23“位大学生志愿者又先后到镇政府各科室进行上挂锻炼。利用 三进”“”二下 原则,完成 村(社区) 与镇政府安排的工作。一、调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一)对基层环境的不熟悉通过近两月的锻炼,志愿者工作逐步迈入正轨,各自对自己所在岗位的工作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了更好的完成农村基层工作,对周边环境的认识、了解是必要的。可是在第一“”个月的工作中,每一位志愿者对 做了多少、做了什么 这句话的含义是模糊的,这在他们各自的《九月工作汇报》中可以看出。原因很简单:在他们的汇报中最常见的一个词便“”是 等待 。据了解,在为期 30 天的农村工作实践中,大家有尽一半的时间是在村(社区)两委办公室值班!在此前提下,他们对身边环境的认识却都是陌生的,除了与两委干部有过为数不多的照面,其它所谓的辖区人员结构、情况等都有着严重无知,所属村(社区)的具体情况更是模糊不清的。经过实地了解,我们得出这样的原因:1.初进农村,各村(社区)干部忽略了引领的职责。2.志愿者也忽略了自主了解情况的必要性。(二)角色转换未完成“”“”具体表现有:首先是在 村(社区) 与 政府 事务处理方法上有些茫然无知;其次是在工作早期出现失职现象;再者是在额外工作中有意识地躲避。(三)组织观念和自我展示能力欠缺这个问题,在团委的内部工作参加动态上,就明显的体现出来。如:在 20xx 年 10 月,由“”团县委举办的 志愿者运动会 上,我们 23 位大学生同志都不曾参加;其次在团县委组织“”的 志愿者联合会 中,依旧是见不到我们 23 位大学生的身影;再者是在镇团委开展的活动中,大家也都充满了退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