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应用化学专业知识的体系组成应用化学讨论范围涵盖了整个化学领域,并与多门学科相互渗透,包括精细化学品,无机化学品,药物化学,应用电化学,应用光化学,能源化学,工业分析化学等。应在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及适应科技进展的基础上,设置学业进展方向。增加应用性的专业选修课,开设专业特色选修课,并做到专业课与基础课并重,体现学科前沿的新知识,把专业进展重点放在交叉学科,前沿学科。建立灵活多样的适宜现代化需要的新型教学体系,以基础服务于专业,才能培育出开拓型人才。打破化学基础课程教学体系中理工分离的传统,突破四大化学壁垒,对其内容进行利用重组,优化与更新,建立以物理化学为先导的理工融合的教学新体系。开课顺序为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并增设化学工程基础、化工过程与开发、概念设计、化工制图等工程类课程。新体系可将其中交叉部分进行融合,以增强知识的系统性。为使学生运用书本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可加强学生在企业中的生产实习和化工见习。一些高校正在探究 3+1 的培育模式,即利用 3 年时间完成校内学习,用 1 年时间到科研单位和企业进行专业技能训练。二、21 世纪高校应用化学专业进展基础化学实验改革中,提倡创新教育,素养教育,制造一个适宜学生自学的实验教学环境,保证学生在实验课中的主体地位。单纯讲授化学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开设相应的化学实验,要尽可能地涉及当前应用化学进展趋势,内容要有创新性;兼顾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及学生能力与素养的综合培育,并考虑实践性、安全性的因素。在教学中引入计算机技术,提高效率是今后课堂教学改革的趋势。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它可使抽象知识形象化,使老师在课堂中的书写环境比黑板更丰富,并可利用网上最新成果图片引入课堂,开阔学生视野,主动参加性加强。对于化工课程而言,因学生在学习时,既没有先导课,又无后继课,许多化工设备也没有见过,仅靠示意图很难把设备内部结构搞清楚,学生的兴趣不大,多媒体教学更是迫在眉睫。在科技高速进展的今日,对化学学科提出了更高要求,化学正从传统意义的化学化工领域向材料、生命、能源、医药等领域渗透,应用化学专业以其渗透性、综合性、边缘性及鲜亮的应用特点正焕发出勃勃生机。作为培育掌握基本理论知识,适应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应用化学高级专门人才的基地而言,只有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才能办出高水平的应用化学专业,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