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历史进程中的两个决议比较中国共产党历史进程中的两个决议比较 摘 要: 《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和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是党的历史上两个重要的决议, 将这两个历史决议综合起来加以比较, 有助于深化对两个决议历史意义和作用的理解, 也有利于掌握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规律,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展。 关键词: 决议; 比较; 启示 党的六届七中全会和十一届六中全会分别通过了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和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两个重要决议, 总结了两个不同历史时期中党所发生的错误及其宝贵经验。 将这两个历史决议综合起来加以比较, 有助于深化对两个决议历史意义的理解, 有利于掌握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规律,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展。 一 作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两个重要的决议,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和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之间有某些相似之处,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 都是为纠 正 “左” 倾错误, 完成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而作的总结。土地革命时期, 党内曾 先后发生了三次 “左” 倾错误, 尤其是以王明为代表的第三次 “左” 倾教条主义错误, 使党和中国革命遭受了 严重的损失。 遵义会议结束了 “左” 倾错误在中 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 把党的路线转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正确轨道上。 但是由 于当 时的客观环境的影响, 还来不及对党的历史经验进行系统总结, 也未能从世界观和方法论上彻底清算历次错误的实质及其根源。 因此, 党内在指导思想上还存在一些分歧, 容易使党员产生模糊认识, 分辨不清是非。 为了实现党内思想上、 政治上的团结统一, 1942 年, 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一次以反对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为最主要任务的整风运动。 在此基础之上, 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总结了 建党以来的经验教训, 对若干党内 历史问题尤其是六届四中 全会到 遵义会议期间 中 央的领导路线问 题, 作出 了 正式结论。 它使党内 思想完全统一于马克思列 宁主义, 标志着这次拨乱反正任务的完成。虽然粉碎 “四人帮” 取得了胜利和 “文化大革命” 已经结束, 但 “两个凡是” 方针的提出和推行, 仍在指导思想上继续坚持 “左” 的方针。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