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Z203000 建设工程纠纷的处理 主要内容: (1)) 民事纠纷处理方式, (2) 证据; (3) 民事诉讼法; (4)仲裁法; (6) 行政复议法与行政诉讼。2Z203010 民事纠纷处理方式3011 民事诉讼的特点(掌握)一、民事诉讼的概念民事诉讼:人民法院以审理、裁判、执行等方式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诉讼参与人:原告、被告、第三人、证人、鉴定人、勘验人等。二、民事诉讼的基本特点公权性(由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强制性(受理、执行)程序性(《民事诉讼法》设定的程序)3012 仲裁的特点(掌握)一、仲裁的概念仲裁: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自愿提交仲裁机构进行裁判。下列纠纷不能仲裁:1. 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2. 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二、仲裁的基本特点(一)自愿性(是否仲裁,交与谁仲裁,仲裁庭组成,审理方式、开庭形式等)(二)专业性(具有一定专业水平和能力的专家担任仲裁员)(三)灵活性(具体程序都是由当事人协商确定和选择)(四)保密性(以不公开审理为原则)(五)快捷性(一裁终局制)(六)经济性(时间快捷;无需多审级收费;商业秘密不必公之于世,商业机会影响较小)(七)独立性(仲裁机构独立于行政机构,仲裁庭独立进行仲裁)3013 和解与调解(熟悉)一、和解1. 未经仲裁和诉讼的和解2. 申请仲裁后的和解3. 诉讼后的和解4. 执行中的和解二、调解1.民间调解2.行政调解3.法院调解4.仲裁调解2Z203020 证据3021 证据的种类(掌握)一、书证(文字、符号、图形等)二、物证(物品、痕迹)三、视听资料(录音、录像、电子计算机储存的数据)四、证人证言(不能作为证人: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诉讼代理人;审判员、陪审员、书记员;鉴定人员;参与民事诉讼的检察人员)五、当事人陈述六、鉴定结论(书面)七、勘验笔录(现场、不能不便拿到人民法院的物证)3022 证据的保全和应用(熟悉)一、证据保全(一)证据保全的概念指在证据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法院根据申请人的申请或依职权,对证据加以固定和保护的制度。(二)证据保全的申请向人民法院申请证据保全,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 7 日。仲裁委员会应当将当事人的申请提交证据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三)证据保全的实施人民法院进行证据保全;采用查封、扣押、拍照、录音、录像、复制、鉴定、勘验、制作笔录等方法。二、举证责任(1)一般原则(谁主张,谁举证)(2)举证责任的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