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设工程法规的作用 三方面:规范指导建设行为、保护合法建设行为、处罚违法建设行为 1、规范指导建设行为 建设法规对人们行为的规范性表现为 (1)必须一定的建设行为 (2)禁止所为的建设行为 2、保护合法建设行为 指对符合本法规的建设行为给予确认和保护 3、处罚违法建设行为 建设法规要实现对建设行为的规范和指导作用必须对违法建设行为给予应有的处罚。二、建设工程法规的概念 建设工程法规是指国家权力机关或其授权的行政机关制定的,旨在调整国家及其有关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之间在建设活动中或建设行政管理活动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法规的统称。三、建设工程法规的调整对象 1、建设活动中的民事关系 2、建设活动中的经济协作关系 3、建设活动中的行政管理关系四、建筑法律关系主体 建设法律关系主体是指参加建筑业活动,受建设法律规范调整,在法律上享有权力或者承担义务的当事人,主要有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它包括国家机关、业主方、承包方以及相关中介组织等。(一)国家机关 1、国家权力机关 2、国家行政机关(二)业主方—甲方(三)承包方—乙方(承包商)(四)中介组织(五)公民个人五、建设工程法规体系的构成(一)建设法律(二)建设行政法规(三)建设部门规章(四)地方性建设法规(五)地方性建设规章(六)技术法规(七)国际公约、国际惯例、国际标准六、关于建设工程施工许可 1、建设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 (第七条规定); 2、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对符合条件的申请颁发施工许可证。 3、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限额以下的小型工程除外。 4、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批准开工报告的建筑工程,不再领取施工许可证。 六、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建设单位)应当具备那些条件?《建筑法》第八条(一)已经办理该建筑工程用地批准手续;(二)在城市规划区的建筑工程,已经取得规划许可证;(三)需要拆迁的,其拆迁进度符合施工要求;(四)已经确定建筑施工企业;(五)有满足施工需要的施工图纸及技术资料(见教材 35 页);(六)有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具体措施;(七)建设资金已经落实;(八)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七、从事建筑活动的建筑施工企业、勘察单位、设计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具备哪些条件(一)有符合国家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