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九 章 合同法律制度(总则)本章主要内容有:合同的概念与特征;合同的内容与形式;合同的订立程序;缔约过失责任;合同的生效;无效合同、可撤销合同及其法律后果;合同的履行原则;合同的抗辩权;代位权与撤销权;担保的概念和特征;担保合同的效力与担保责任概述;保证方式;保证责任;定金;合同的变更、转让和终止;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违约责任的种类;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 重点与难点讲解 第一节 合同的基本理论 一、合同与合同法 (一)合同 我国合同法中所指的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二)合同法 合同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商品交换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合同法具有以下特征: 1.合同法是私法。合同法强调主体平等、意思自治。 2.合同法是自治法。合同法主要是通过任意性法律规范而不是强制性法律规范调整合同关系。 3.合同法是财产交易法。合同法与物权法均属财产法范畴,其中物权法主要调整财产归属及利用的财产关系,而合同法则调整财产的流转关系。 (三)《合同法》的适用范围 1.平等主体之间有关民事权利义务关系设立、变更、终止的协议均在合同法的调整范围,但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不适用《合同法》的调整。 【例题·多选题】下列合同中,不适用我国《合同法》的有( )。 A.甲收养乙的协议 B.农贸市场上的买卖协议 C.甲赠与乙一台计算机的协议 D.甲与乙签订的婚姻协议 【答疑编号 911090101】 【答案】AD 【解析】本题考核点是《合同法》的调整范围。《合同法》主要调整法人、其他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同时还包括自然人之间的买卖、租赁、借贷、赠与等合同关系。有关婚姻、收养、监护等身份关系的协议,不适用《合同法》的规定,由其他法律调整。 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履行的涉外合同,只能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四)《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1.平等原则。 2.意思自治原则。 3.公平原则。 4.诚实信用原则。 5.守法、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原则。 二、合同的分类 (一)有名合同;无名合同。 (二)单务合同;双务合同(权利义务要互相支付对价,且强调的是对等性)。 (三)诺成合同(意思表示一致时即告成立);实践合同(实际交付标的物)。 另外,合同还可以分为:(1)有偿合同;无偿合同(不需为从合同中得到的利益支付相应对价)。(2)要式合同(必须符合一定的形式);不要式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