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背景 11.方案概述 21.1.编写目的 21.2.平台总体架构 21.3.应用技术及结构 21.4.访问手段 21.4.1.互联网(WEB)错误!未定义书签。1.4.2.短信发布平台错误!未定义书签。1.4.3.手机 WAP 网站错误!未定义书签。1.5.方案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1.5.1.平台实现的工作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1.5.2.平台的功能结构错误!未定义书签。1.5.3.用户的管理 41.5.4.信息发布 41.5.5.信息采集 62.平台的维护 62.1.政策法规的初始化及维护 62.2.使用用户的注册规则 62.3.就业学生手机号码的维护 62.4.系统的短信发布平台 72.5.信息采集平台 73.方案的特点 73.1.方案优势 73.1.1.权威的就业服务平台 73.1.2.中国移动强大的通讯网络及领先的技术支持 73.1.3.即时短信推送的发布方式 83.1.4.就业资讯的主动采集能力 83.1.5.系统访问的多样性 83.2.方案设计全面性原则 83.2.1.标准性原则 83.2.2.系统先进性原则 93.2.3.可靠性原则 93.2.4.安全性原则 93.2.5.开放性原则 93.2.6.扩展性原则 94.项目实施 104.1.项目实施条件 104.2.工作分工 104.3.实施步骤及内容 104.4.平台的技术支持 115.项目实施的意义 121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平台项目方案1.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市场上对大学毕业专业人才的需求一直处于上升趋势。毕业生就业面日趋广阔。但由于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导致企业的发展规模大幅度萎缩,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也急骤下降。如何解决好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对于大学生就业而言,最关键的影响因素还是“结构性的”。这些因素包括短期供给超量、区域选择偏好、就业渠道狭窄、获取信息不畅等方面。这种矛盾在我省大学生就业形式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就业岗位与毕业生人数差距太大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量比社会上所需要的对口就业岗位数量多的多;而且,这个差距还在逐年的增大。这也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一个直接原因。•无法及时获知国家相关就业政策及就业资讯由于就业信息获取渠道的限制,大多数毕业生缺乏必要的就业去向指导,无法及时掌握有关就业资讯,使国家的就业导向无法落到实处,使大学生不能准确把握就业形式,及时调整就业目标。•就业信息平台的低效,导致就业供需脱节目前各类人才就业服务网站经营混乱,缺乏权威性,普通存在资源配置不均,就业无所适从的情况,同时不能政策发布、人才导向、供需调剂、及时公开等功能同时兼顾,从而造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