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中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题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否则无效)1、下列对有关对哲学的认识,正确的是 :A.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D.人们在生活实践中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形成自己的哲学2、“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这表明的是:A.任何哲学都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B.哲学的产生与当时时代的经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C.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对社会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D.哲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3、郑板桥有诗句:“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在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郑板桥诗句中的寓意是: A.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B.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C.旧事物不符合发展的规律 D.新事物的成长是一帆风顺4、我国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事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这一观点说明 :A.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 B.客观事物随着人们认识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C.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 D.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孙子兵法》曰:“投入亡地然后存,陷入死地而后生”。韩信据此背水一战 ,大败赵军;马谡据此屯兵山下,痛失街亭。据此回答 5—6 题。5、同是根据《兵法》但却造成两种不同结果,这说明 :A.事物的矛盾具有普遍性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C.《兵法》本身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D.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6、上述事实启示我们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C.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办事情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7、创新型国家不仅是少数人奉命去创新的国家,也是一个全民参与创新的国家。中国从 2006 年开始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将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1世纪初的水平。这一做法的主要哲学依据是:A.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B.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C.主要矛盾决定和影响事物的发展 D.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1 日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新增入党章。回答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