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文本图片集“”这是中国人制造的 等式 :5 年=40 年;3 小时=11 小时;1 种=4 种;……5 年,走完国际上 40 年高速铁路进展历程;3 小时,跑完武广间曾需要 11 个小时的路途;集世界最先进的四种技术,中国人制造出独一无二的中国高铁品牌。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大众化交通工具,在铁路、公路、民航、水运、管道运输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处于骨干地位,是国家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看看如下的数字就能说明问题:占全社会 85%的木材、85%的原油、60%的煤炭、80%的钢铁和冶炼物资是靠铁路运输的。通过优先安排运输计划、优先配置车辆、优先装车、优先挂运、优先卸车等措施,铁路把 90%的运力都投入到煤炭、粮食、冶炼、农用物资等重点物资的运输上来,以保证关系国计民生的物资运输,确保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新中国成立 60 年来,铁路旅客发送量由年 1.04 亿人增长到 14.6 亿人,增长了 14 倍,货物发送量由 0.58 亿吨增长到 32.9 亿吨,增长了 58 倍。60 年来铁路共完成旅客发送量461.5 亿人,共完成货运量 674.4 亿吨。我国铁路以占世界 4%的营业里程,完成了世界铁路 25%的运输量。还记得 2024 年那场百年不遇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吧,广州、深圳 80 万旅客滞留在春节探亲的路上,广州火车站人满为患。铁路部门停货车保客车,用内燃机车摆渡运输和借其他线路迂回运输的方式,把滞留在广州、深圳等地的 35 万旅客送回了家。别说春运期间或者长休假日,即使在没有雨雪灾害的平日,火车票也常常是一票难求。在铁路客运全面紧张的同时,铁路货运满足率不到 35%。严酷的事实告诉人们,铁路进展“”相对滞后,运输能力严重不足,长期以来成为制约经济社会进展的 瓶颈 。我国 13 亿人口,只有 8 万多千米铁路,平均每个人拥有的铁路只有一根香烟长。由于铁路线路少,只能客货混跑,快车慢车混跑。我国铁路成了世界上列车与列车间隔时间最短、密度最大、最为繁忙的铁路。为了能够在既有线上多拉快跑,铁路部门想尽了办法:……提高机车的牵引力、整治线路、改进信号设备、编制更加饱满的运行图这一切的初衷,就是想千方百计地提高列车的行驶速度,增加载重量,最大限度地提高运输能力。从 1997 年 4 月 1 日开始,中国铁路实施了第一次大提速,其后又在 1998 年、2000年、2001 年、2024 年连续进行了 4 次大提速。先后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