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教学方法初探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一、愉快教育法对一个老师来说,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重要。老师与学生关系和谐了,学生自然地会对学习产生兴趣,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也就会自然地形成。老师对学生的尊重,是减轻学生心灵重负的重要因素。特别是音乐课堂教学活动,情感沟通活动比较多,在教学中,要注意这种值感的沟通作用。如在上音乐课之前,我常常用录音机播放音乐,或面带微笑和学生轻松地谈话,或敲一敲打击乐器等。一上课,我以亲切随和的教态和学生一齐听着音乐参加做律动,这样创设了一种愉悦、合作的学习气氛,而学生在一种激奋情感的驱使下,很快产生了投入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情感的心理需求,这就为后一环节的教学,作了情感上的铺垫。如在教第一单元《动画城》中《小机灵的歌》一课时,老师弹奏《西游记》插曲《一个师傅仨徒弟》,在导入新歌时老师说:“难听出来了,这是哪部动画片的插曲?假如听出来,就跟着音乐模仿一下动画片人物的动作。”老师弹着学生熟悉的《西游记》插曲,学生都很仔细地听,有的学生走到台前模仿起孙悟空、猪八戒的动作,嘴里还不由自主地唱了起来,学生参加的积极性很高。因为学生比较喜爱看动画片,喜爱片中的人物,老师在创设了让学生进行音乐体验的氛围后,又调动他们的音乐学习经验,用较为熟悉的《西游记》插曲引人,进行了情感与音乐经验的双重铺垫。当学习《小机灵的歌》时,学生就能很快地投入到旋律的感受中去。二、主动参加,积极交往法主动参加,有助于学生自觉掌握科学知识和相关的思想方法,获得自我表现的机会和进展的主动权,形成良好个性与健全人格。课堂上老师与学生关系和谐,和学生平等相处,有了真挚的情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才同意接近老师,同意袒露自己的思想。老师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信任的鼓舞,亲切和气的教态,都是对学生的信赖。有了平等和谐的音乐氛围,学生才能对学习产生兴趣,同意去表现自己,才能主动参加到各种活动中去。如在一年级实验班有一个男同学,上音乐课不愿唱歌,不愿跳舞,非常腼腆,老师走到他跟前,拉着他的手做律动他也不做,教他唱歌他还是不唱,最后我鼓舞他上课坐得那么好,听得那么仔细,肯定在心里早已经听会了,看会了,然后我让组里的其他学生唱歌,让他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结果他不但不为难,接过乐器伴奏起来,效果很好,我及时鼓舞他,最后他不但用打击乐器伴奏而且还唱起了歌,这时全体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