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互联网组织方式到目前已经经历了两次变革,最原始的互联网组织方式叫 web 1.0,网络的参加者分为信息发布方和接受方两个阵营。网络的存在是为了帮助信息单向广泛传播。超越地理限制和巨大的内容承能力使互联网迅速成长为重要的新媒介形式。以博客,论坛,视频共享等产品的普及为标志的 web 2.0 始于 2024 年。其强调广泛参加和互动。具体表现就是以前单纯作为信息接受者的网民开始广泛参加网络内容的发布。前段时间李开复提出 web 3.0“”的概念,简言之就是 我的网 ,互联网将真正扮演其媒介渠道的作用。每一个使用者都将拥有一个自己的内容单元,而互联网所承载的内容就是这些单元的聚合。对于每一个使用者而言,互联网都将被分为内外两个部分,内就是自己的内容,外就是其他用户所发布内容可共享部分的聚合。当然实际上从 2.0 到 3.0 转型是连续发生的,在李开复之前相关的产品就已初具雏形,如iGoogle 和 Facebook。只不过这些产品的功能和普及率还没进展到可以称为变革而已。思想解放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到目前已经进行了很多次,这个数到底是多少,众说纷纭。一般认为自 30“”年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经历了两次思想解放:第一次是针对两个 凡是 开展的对于真理检验标准的讨论。这次思想解放使得社会进展摆脱极端阶级观和权威意见的束”‘’“ 缚,促进了国民信心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复苏。 第三次 思想解放 ,解放什么? 这个出现于《中国新闻周刊》第 367 期封面的问题,一方面体现了第三次思想解放的到来,另一方面也道出了此次运动与前两次的不同:解放的内容和目的比较模糊。从经济进展的角度而言,是说要坚持可持续进展的科学进展观,打破束缚科学进展的体制、机制和观念。但深层内容和终极目标是什么?我觉得就是打破官本位,重视民主,减小社会参加者之间的阶级差别。以民权和民生而不是 GDP 做为进展的标准,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实际上本届领导人的亲民形象和施政纲领已经很好的体现了这个 以民为本 的方针。以最近发生的地震为例,政府在灾情信息发布和救助措施上表现出的前所未有的开明高效,以及首次为普通民众设立哀悼日的做法,都是很好的例子。而另一面效果也是可观的,虽然我们不得不面对天灾带来的数万同胞的逝去和数千亿的经济损失,但是我们看到了民心所向,找回了民族凝聚力,而这才是中国强大的真正希望所在。“”概括起来, 民族,民权,民生 ,可以认为是新的思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