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00 年起,全国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总人口 10%,自那时起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随着时间推移,人口老龄化程度也日趋严重。据预测,到 2025 年我国老龄人口将占总人口 25%,即四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说明老年群体已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人思想状况是否积极向上,精神面貌是否文明健康,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关系到我国全面实行小康的目标能否完成,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新能否实现。我们结合工作实际,在一些社区做了些调查讨论,针对老年群体的思想状态和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人性化*思想教育已初见成效。一是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将*思想教育与物质文明保障相结合。近期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老龄工作的几点意见》的文件,进一步增加了老龄工作经费和活动经费,设立特困老人的补助基金,并要求各街道为基层老年人协会提供活动经费,为持续有序的开展*思想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二是充分发挥老年人协会的作用,将*思想教育与公益性社会活动相结合。目前我区所有社区都建立了老年人协会。为了法律规范和加强老年人协会工作,我们制定了老年人协会达标标准,每年都开展评先“创优活动。通过几年的努力,基层老年人协会已走上 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进展 的良性循环之路。常常组织科普工作在社区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大力提倡科学养生。在科普教育中大力宣传辨证唯物主义哲学,宣传唯物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老人能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人生、认识社会,思想观念不断跟上并顺应社会进展潮流,坚定无神论立场,增强抵制封建迷信的免疫力,不被*这样的歪理邪说腐蚀和诱惑,学会识别真假,学会去伪存真,从而达到科学养生目的。了解起诉程序,懂得取证方法,学会证据的收集和保全。在普法教育中我们大力推广玄武湖街道的道德法庭的做法。“”这是群众自己教育自己的一种很好的普法形式,既宣传了 老年法 的实质内容,又维护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既教育了当事人,又教育了广阔旁听的群众。最近,玄武湖街道道德法庭与巡回法庭相结合,将人民调解与诉讼调解相链接,将法律与亲情相统一,增强了道德法庭的公正性、严肃性、权威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