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从《诗论》看朱光潜的美学观

从《诗论》看朱光潜的美学观_第1页
从《诗论》看朱光潜的美学观_第2页
从《诗论》看朱光潜的美学观_第3页
《诗论》,是我国二十世纪的学术经典之一,是朱光潜中西文艺观圆熟的融合。主要以《诗论》为中心,探讨朱光潜的美学思想,从中可以看出朱光潜中西合璧的文艺观,民间文化的自觉意识,独特的诗学观。中西合璧民间文学意识诗的语言形式人生体验朱光潜是我国著名的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他的讨论,以西方美学为主,凭借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学功底,秉着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采纳中西互相参证分析的方法,在中国现代批判和美学史上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诗论》是一部西方文论与传统中国诗歌结合的佳作,其和出版历经五十多年,凝聚了朱光潜一生的心血,也是朱光潜先生自认为花费功夫最多,有独到见解的一部作品。从《诗论》,我们可看出朱光潜的严谨的治学态度,中西合璧的美学思想和独特的诗学观。一、中西文艺观圆熟的融合与王国维等前辈一样,朱光潜之所以被能贯穿中西,在于其不仅有扎实的中国传统文化根基,同时也是由于其开阔的视野,将西方现代学科,包括心理学、物理学、哲学、语言学等学科的知识,纳入了诗学的理论体系,可谓是中西文艺观圆熟的融合。“如朱光潜自己所说, 在这里试图用西方诗论来解释中国古典诗歌,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诗论 。《诗论》中,朱光潜不仅利用西方文论分析中国诗歌,在分析中国诗歌时,亦采纳西方的民俗现象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同时,虽然主要谈中国诗歌,也将中西方诗歌进行比较,并探讨其背后的文化渊源,体现中西诗的差异特色。“在讨论诗歌起源时,朱光潜举了亚里士多德《诗学》为例,最后得出结论 诗的起源以人”“”类天性为基础 的结论,显然受到 模仿说 的影响。——在题材和内容上,在《诗的境界情趣与意象》一章中,谈中西诗情趣上的比较时,恋爱在中国诗中不如在西方诗重要,分别从社会、教育、婚恋观几个方面介绍了造成其差异的原因。自然方面,对比了中西方诗歌在对于自然的态度,中国自然诗以委婉微妙取胜,西方诗以直率深刻胜。宗教、哲学方面,对比了中西差异,提出因为中国人宗教哲学意识淡薄,所以中国诗达到优美的境界而没有达到伟大的境界。二、民间文学意识的渗透朱光潜将民间文学意识渗透在《诗论》中,他把民间文学影响文人诗歌用着颜色的笔勾勒了出来。从论诗的起源,诗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同异,诗歌的声韵等,都秉着浓厚的民间文学意识,特别是与诗歌密切相关的民间歌谣。朱光潜认为诗歌是起自民间的,诗歌的形式和大半来自民俗歌谣。在探讨诗的起源时,朱“光潜主张从社会学和人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文旅传媒+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传播文化,成就未来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