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企业都是有企业文化的,评价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假如不探讨这个企业的制度建设,只能是一种空洞的、不真实的主观臆想。制度对于企业的意义在于它建立了一个使管理者意愿得以贯彻的有力支撑,并且在得到员工认可的前提下,使企业管理中不可避开的矛盾从人与人的对立弱化为人与制度的对立,可以更好地约束和法律规范员工行为,减少对立或降低对立的尖锐程度,逐渐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但是制度化管理要完美地体现企业文化建设,成为企业文化的良好支撑工具,也不是无条件的、自然而成的。这就是现实生活中企业制度众多,而影响的企业文化却并不多的缘故。“”制度化管理在这里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 得到员工认可 。任何人都千万不要将这个条件简单化,因为它正是从制度化管理上升到企业文化的重要一步,而通向这一步的核心就是“”“”把握制度文化效力点所在的问题,也就是把握企业文化的 柔 与制度化管理的 刚 。如何把握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一种基本的人性和人情观的问题,因为制度的最终效力在于“”人的认同,也就是 员工的认可 ,制度文化的效力点不在别处,而在人的心灵,所以把握“”“”企业文化的 柔 和制度化管理的 刚 ,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2、要审视制度是否使各直接参加者的利益得到平衡,产生互相制约的作用。制度作为公正的体现不但要求其形式是公正的,更要求其内容是公正的,要使制度约束下各直接参加者的利益得到平衡,体现权利与义务的对称。制度在其形式上是对人的利益的制约,既然是制约,对于相对人来说就有一定的心理承受限度,决定这种承受限度的是制度内容的公正、公平性。同时,制度制约下的每一个成员既是受约束者,又是监督者,假如制度的内容是不公正的,就不能得到全员的认可。3、要审视制度出台的程序是否公正和法律规范。制度管理假如没有一个公正的出台程序“”就有可能陷入强权管理范畴。而强权进展到一定程度,往往会产生 指鹿为马 的结果,这就提出了制度创设程序的重要意义。制度文化客观上排斥强权,主观上却又无时无刻不在倚重强权、彰显强权。在当代企业的制度建设中渗入强权成份的情况屡见不鲜,试想,朝令夕改,出口成规的情况,在多少企业真正得到了彻底根除?而且管理越不法律规范,这种情况就越严重,而越是这样,就越是与企业文化建设背道而驰。4、要审视制度的执行是否真正严格平等。制度执行的最好效果就是在无卑视原则下产生的普遍的认同心理,这也正是制度执行中的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