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个关键行业为何出现产能过剩中国工业领域多年来一直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产能过剩的影响波及数十个行业,对全球经济,尤其是中国的经济增长会造成长远损害,过去六年,中国产能过剩的情况持续恶化。中国钢铁、铝和水泥行业的产能过剩规模集中反映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中国的钢铁生产完全脱离了真实的市场需求,其产量超过日本、印度、美国和俄罗斯 4 个钢铁生产大国钢铁总产量的两倍;中国铝业有 60%的产能遭遇负现金流;中国国家统计局和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2024 至2024 年的两年间,中国生产的水泥与美国整个 20 世纪的水泥产量相当。本文聚焦这一问题怎样影响 8 个关键行业,并分析这些行业出现产能过剩的具体驱动因素。受调查的行业包括:粗钢、电解铝、水泥、化工、炼油、玻璃、造船、纸和纸板行业。粗钢中国是全球第一钢铁生产大国。荣鼎集团数据显示,2024 年至 2024 年,全球钢产量增长 57%,其中中国的贡献比例达到惊人的 91%。中国钢铁行业的产量超过世界总产量的一半,超过其后四大钢铁生产国日本、印度、美国和俄罗斯钢铁总产量之和的两倍。中国钢铁行业之所以拥有如此巨大的产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政府数十年来一直推行鼓舞性产业政策,以实现这一“战略性”行业的繁荣进展。直至 2024 年,中央政府仍对钢铁行业实行优惠政策。探究过去十年中国钢铁产能急速扩张的原因,市场力量是不可忽略的因素。经济增长(尤其在2024 年金融危机之前)是钢铁行业进展的最强动力。来自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机械和汽车行业的强劲需求和过高的市场预期推动钢铁价格大幅上涨。产品价格高企在刺激大型钢企新建生产线的同时,还吸引众多中小企业进入钢铁行业。中国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主要有以下驱动因素:地方希望自给自足,导致全国产能翻倍;国有企业对盈利/亏损不敏感,小型/高污染/低效益钢厂在价格下跌时停产,市场回暖时又恢复生产;刺激的负面效应促使大型钢厂增加产能,并使政府希望关闭的中小型钢厂获得盈利能力;地方政府提供能源补贴。电解铝中国电解铝行业在过去 10 年急速成长。当前,中国的电解铝产量占全球供应量的一半,是美国的 13 倍。强劲的国内和国际需求是这一进展过程的首要驱动因素。这种强劲需求在推动价格上升的同时提升了权益回报率,增加了电解铝行业对国企和民营投资的吸引力。技术的普及和良好的融资渠道为进入市场提供了方便。这些因素与能源成本补贴(世界各地能源成本补贴占成本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