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扇子创意制作坊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具体内容为“扇子创意制作坊”。通过引导幼儿探索扇子的制作过程,了解扇子的科学原理,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二、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扇子的基本结构,掌握制作扇子的方法。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3.增进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欲望。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扇子的制作方法,科学原理的探索。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发挥创意,制作出具有个性化的扇子。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扇子制作材料(彩纸、胶棒、剪刀、绳子等),科学原理演示器材。学具:每组一份扇子制作材料。五、教学过程1.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扇子,引导幼儿观察扇子的外观和结构,激发他们对扇子制作的兴趣。2.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扇子的制作方法,展示科学原理,引导幼儿了解扇子是如何发挥作用的。3.动手操作(10分钟)幼儿按照讲解的方法,分组进行扇子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4.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出示不同形状和颜色的扇子,让幼儿尝试用所学方法进行制作。5.创意展示(5分钟)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趣事。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表扬。六、板书设计1.制作扇子的步骤2.扇子的科学原理七、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创意扇子。答案:根据所学方法,运用彩纸、胶棒等材料,发挥创意,制作出具有个性化的扇子。2.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扇子,了解它们的用途和特点。答案:观察不同类型的扇子,了解其用途、外观和结构特点。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反思:在本次教学中,幼儿对扇子制作的兴趣较高,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锻炼。但在引导幼儿发挥创意方面,还需加强。2.拓展延伸:(1)开展“我是小小发明家”活动,鼓励幼儿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出具有创意的扇子。(2)引导幼儿探索其他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如风力、浮力等,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重点和难点解析1.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实践情景引入的环节设计3.动手操作过程中教师的指导4.创意展示与评价的方式5.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1.通过直观的演示和步骤讲解,让幼儿掌握扇子的基本制作方法。2.以生活中的实例,深入浅出地解释扇子的科学原理,如空气流动与温度的关系。3.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鼓励在制作过程中尝试不同的设计。二、实践情景引入的环节设计1.选择生活中幼儿熟悉的扇子,使幼儿感到亲切。2.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观察扇子的外观、结构,如“大家看看,这个扇子是什么形状的?它是怎么打开和收起来的?”3.结合季节特点,如夏日炎炎,引导幼儿思考扇子的作用,增强他们对扇子制作的兴趣。三、动手操作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在动手操作环节,教师的指导至关重要:1.教师应提前准备充足的教具和学具,确保每组幼儿都能顺利开展制作活动。2.在幼儿制作过程中,教师应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并解答问题,鼓励幼儿相互帮助、共同进步。3.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操作安全,指导他们正确使用剪刀、胶棒等工具。四、创意展示与评价的方式1.鼓励每组幼儿分享制作过程中的趣事,增强他们的自信心。2.教师对每组作品进行点评,既要表扬优点,也要给出改进建议。3.组织幼儿相互评价,让他们学会欣赏他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五、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作业设计要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1.作业题目要简洁明了,易于幼儿理解。2.答案部分要注重引导幼儿发挥创意,制作出具有个性化的作品。4.拓展延伸部分可引导幼儿探索其他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或开展相关主题活动,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一、语言语调1.讲解时,语言要简洁明了,语调要亲切、生动,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2.在关键环节,如科学原理的讲解,可以适当放慢语速,加强语气,确保幼儿能听懂、理解。二、时间分配1.实践情景引入环节约5分钟,充分激发幼儿兴趣。2.例题讲解和动手操作环节各约10分钟,保证幼儿有足够的时间掌握制作方法和操作技巧。三、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