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 天地生人,人为万物之灵。神明的大自然,着重的该是人,不是物;不是人类制造的文明,而是制造人类文明的人。只有人类能懂得修炼自己,要求自身完善。这也该是人生的目的吧! 我们人世间得到功勋的人,都赖有无数默默无闻的人,为他们作出贡献。默默无闻的老百姓,他们活了一辈子,就毫无价值吗从个人的角度看,他们自己没有任何收获,但是从人类社会集体的角度看,他们的功绩是历代累积的经验和智慧。 人类的文明是社会集体共同造成的。况且身后之名,又有什么价值呢声名显赫的人,死后没多久,就被人忘却了。忘却倒也罢了,被不相识、不相知的人说长道短,甚至戏说、恶搞,没完没了,死而有知,必定不会舒适。声名,活着也许对自己有用,死后只能被人利用了。 匹夫匹妇,各有品德。为人一世,都有或多或少的修养。俗语: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而修来的功德不在肉体上而在灵魂上。 所以,只有信任灵魂不灭,才能对人生有合理的价值观,信任灵魂不灭,得是有信仰的人。有了信仰,人生才有价值。 在人生的道路上,如一心追逐名利权位,就没有余暇顾及其他。也许到临终回光返照的时候,才感到悔惭,心有遗憾,可是已追悔莫及,只好饮恨吞声而死。一辈子锻炼灵魂的人,对自己的信念,必老而弥坚。一个人有了信仰,对人生才能有正确的价值观。 苏格拉底坚信灵魂不灭,坚信绝对的真、善、美、公正等道德概念。他坚持自己的信念,宁愿饮鸩就义,不肯苟且偷生。因信念而选择死亡,历史上这是第一宗,被称为仅次于基督之死。 我站在人生边上,向后看,是要探究人生的价值。人活一辈子,锻炼了一辈子,总会有或多或少的成绩。能有成绩,就不是虚生此世了。向前看呢,再往前去就离开人世了。灵魂既然不死,就和灵魂自称的我,还在一处呢。 这个世界好比一座大熔炉,烧炼出一批又一批品质不同而且和原先的品质也不相同的灵魂。有关这些灵魂的问题,我能知道什么我只能胡思乱想罢了。我无从问起,也无从回答。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先进十一》),不知为不知,我的自问自答,只可以到此为止了。 延伸阅读:价值标准 1.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进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2.人生价值评价的基本尺度,是以及通过对社会和他人做出的贡献,这是社会评价一的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 人是社会的人,总是生存和活动于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当中,并受到一定社会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