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旅游及探险中的避险与自救高原反应高原是与天接近的地方,旖旎壮美的景致,奇妙壮阔的风物,处处显示出与平原迥然不同的特点,人在高原往往有一种心灵被洗礼净化的感觉。然而高原的高海拔常常导致空气稀薄、气压低、空气中含氧量降低,这种缺氧状态下的高原反应使得许多人把上高原视为险途。神圣的高原,竟是如此让人望而却步。2001 年 1 月 25 日深夜 10 时 30 分,海拔 4200 米高的四川,巴朗山山腰。山路被笼罩在漆黑的夜色中。一辆从成都驶来的大客车突然抛锚。四周没有人烟,手机收不到信号。由于高原缺氧,气压极低,加上缺水断粮,车上 33 名游客中陆续有人出现了高原反应,恶心、呕吐、窒息,一位年轻女子甚至休克了!事情是这样发生的,25 日下午 2 时,33 名游客乘坐的大客车和另一辆满载同样去四姑娘山游客的中巴车出发了。途中大客车离合器和轮胎出了毛病,修理后仍可前行。当晚 10 时 30 分到了海拔 4200 米高度时,前面的中巴车因车速快早没了踪影,没想到,大客车此时却因离合器的故障而停在了山腰。时间一分分过去,车窗外仍是一片漆黑,除了山风,没有一丝声音。大约 15 分钟后,重庆来的杨先生出现腹痛、头晕等症状,他赶忙要求导游给他使用备用的氧气罐,吸了几口氧气后症状有所缓解。接着更多的人开始出现了高原反应。游客陈德红呼吸困难,嘴唇发紫,头一偏,竟晕倒在丈夫怀中!导游忙把氧气罐递来救急。1 小时过去了,33 名游客几乎都感到空气稀薄,纷纷要用氧气,车上仅有的 4 罐氧气很快用光了。车窗内结了一层薄冰,金属窗框被冻死无法打开。此时,64 岁的刘太婆拿出自己带来的枕头大的氧气袋,在导游的协调下,每个人轮流呼吸。大家都一点点地吸着这救命的氧气,生怕自己多吸了,别人就可能有生命危险。当前面的中巴车到达目的地后,负责接待的旅行社却迟迟没有等来后面的大客车。据该旅行社的吴经理介绍,当时他估量客车可能在途中出事,于是向当地警方求助。但派出所派出的长安面包车在行驶一个小时后,却打滑栽进冰窟窿里。一直到 26 日上午 11 时,才又找了一辆客车救人,可赶到现场时,只剩下那辆抛锚的大客车,游客们却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