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师院校统计专业课程教法的思考[内容摘要]本文结合时代需求和高师院校统计学专业情况,探讨统计专业各类课程的教学新模式,以期培育适应社会需要的统计专门人才。[关键词]高师院校;统计专业;教学方法;统计专门人才一、引言目前,统计学专业在中国虽然不是热门专业,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进展,各行各业对统计学专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而作为统计专门人才培育起点和基础的统计学专业教学,必须适应时代进展的需求,为社会输送高素养的统计人才。其中课程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素养的培育起到最关键的作用。高师院校统计专业与农林院校、财经院校及综合院校统计学专业相比,既有优势又有不足,要想提升高师院校统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和持续进展能力,是每个高师统计教育者必须仔细思考的问题。二、教法新探1.关于大类基础课程。这类课程在高师院校数学系的每个专业都必须按国家规定的课时开设,主要指《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和《常微分方程》这几门课。虽然这几门课是公认的必修基础课,但对统计专业来说,其中《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最重要,其它两门课程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影响不大。此外,高师院校统计学专业学生对这类课程的学习积极性没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生高,因为他们普遍认为自己将来是要从事与统计相关的工作,不需要投入过多的精力到数学类课程中。因此,老师在教学中要区别对待,不能和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及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施一样的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适当地调整教学内容,增加与学生的互动,并注重分析《数学分析》与本专业后续的重要课程《概率论》、《实变函数》的关系,《高等代数》对《应用多元统计分析》和《实回归分析》的影响,《解析几何》对训练空间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常微分方程》在数学建模中的广泛应用性。这样,就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练好数学基本功,以较快的速度投入到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2.关于专业核心基础课程。专业核心基础课程是指《概率论》和《数理统计》。这两门课程对统计专业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必须理解掌握其中的重要理论和方法。虽然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生也要学习这两门课,但开设的时间一般比较晚,到大三才开。而统计专业一般大二就开设了这两门课,时间提前了一年。主要是因为统计专业的课程间的关联性很高,开设顺序不能随便颠倒。以大二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要想学好这两门课不是易事。对于《实回归分析》,我们可配上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