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在大学当汉语老师的时候,我就感觉到了教汉语最大的困难。对学习者来说,语法缺少规则性,汉字像画画儿一样,拼音的声调更伤脑筋,还有很难的古文。同时,汉语本身也在不停地变化,因为中国社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化,新词层出不穷。今日的方言,明天可能会是普通话的流行词。这对非母语的汉语老师是一个挑战。比如,原来“小姐”是美女的意思,但现在有别的意思了。这样的情况很多,所以必须要给学生们好好地介绍。 很多人都知道中国,知道毛泽东,然而他们对中国的了解也几乎仅限于这些。这也决定了我们的汉语教学任重而道远。不仅要教他们说汉语,更要向他们介绍一个真实的中国,那怎么完成语言教学和文化介绍的双重任务呢? 学生们的中国文化介绍很有意思。每个同学都收到一个红包,小红包是寓意是祝福大家这一年里丰衣足食。选择春节食品的小组还准备了饺子,大家吃到了饺子,也了解了饺子是新旧交替“交子”的意思,形状寓意发财,同事同学们还了解到春节是在春天刚刚开始的季节,也是万物复苏的时候,象征新的一年欣欣向荣。最后,大家学到了“春节、恭喜发财、红包、饺子、放鞭炮、春联、拜年、团圆饭”等词语。他们的表演也很成功,我趁这个机会给他们讲了很多有关春节的故事。那天来参加节目的中国大使很快乐,向我们一一表示感谢。 这样的教学,既让学生们学好了语言,提高汉语水平,也让他们了解了中国文化。学生们提高了学汉语的积极性。我觉得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融为一体,既解决单纯语言教学的枯燥问题,又可以鼓舞学生增加学汉语的热情,使我对汉语教学有更大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