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工农民主专政思想的回顾与思考摘要:工农民主专政思想是列宁领导俄国民主革命的重要思想,列宁把它看成是彻底推动俄国民主革命的必要条件和必定结果。列宁的工农民主专政思想实际上提出了新型民主革命的问题,二月革命后列宁虽然在口号上不再提它,但是实际上却是在为完全实现工农民主专政而制定斗争策略。列宁的工农民主专政思想并没有完全理论化,其中包含了向社会主义革命直接过渡的思想萌芽。由于国内外矛盾的交织,工农民主专政因为无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矛盾的锐利化而破裂,为无产阶级专政所取代。这种取代在日后阶级斗争缓和下来之后没能进行调整,最后开展成为斯大林模式。关键词:列宁;工农民主专政;新型民主革命;无产阶级专政;“热月反动”1917 年 10 月俄国布尔什维克领导的革命,开始了无产阶级在一国掌握政权并探究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由此给人类历史打上了永久的印记,成为无产阶级必须不断加以讨论和学习的历史财宝。在十月革命爆发 90 周年来临之际,仔细总结十月革命给我们留下的重要经验,思考其中的某些历史曲折,对于我们总结国际共运经验,把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对十月革命的纪念,本文拟就列宁关于俄国革命中的工农民主专政思想进行一番简单梳理和思考,希望能对人们有所启示。一、工农民主专政问题的提出当列宁开始革命活动的时候,俄国还处于沙皇君主专制统治之下,虽然经过农奴制改革,但俄国封建势力仍然很强大,封建的土地关系以及在这根底上的宗法关系和封建义务还在统治着一般农民。俄国资本主义虽然有了很大的开展,但由于历史不长,更重要的是由于俄国封建制度的阻碍,其力量仍然比较薄弱。俄国无产阶级虽然在人口中所占比例不大,但是他们集中程度相当高,而且在俄国长期的革命传统中逐步形成了用先进的思想理论即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俄国这样一个落后复杂的国家,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问题,根本上来说是一个新问题,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用于指导革命运动,为无产阶级政党制定科学的符合国情的革命纲领(最低纲领),成为摆在新生的无产阶级政党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在 1903 年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党章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最低纲领,这是一个民主主义的革命纲领。纲领为社会民主工党规定的政治方面的任务是“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