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的名人故事励志正能量农民创业不知道做什么,好的创业工程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走街串巷的冰棍生意让李兴浩发现了不少商机。因为发现了不少工厂需要布碎擦机器,李兴浩就大批收购布碎加工,在一次次的推销之后,他的 50 斤布碎终于卖给一家机器厂,为他带来 75 元收入。农民创业!卖冰棍儿发现不少商机1982 年,近而立之年的农民李兴浩决定离开已经耕耘十年的土地去卖冰棍。当时,这种四五分钱一根的生意在他看来已是暴利。如今,这个佛山商人的主业是微利的空调制造,但却早已有了足够的身家,登上中国任何一份关于富豪财宝的排名榜。和很多粤商一样,有钱就滚大是他的生意经。幸运的是,他也有着几乎与生俱来的商业嗅觉。走街串巷的冰棍生意让李兴浩发现了不少商机。因为发现了不少工厂需要布碎擦机器,李兴浩就大批收购布碎加工,在一次次的推销之后,他的 50 斤布碎终于卖给一家机器厂,为他带来 75 元收入。李兴浩的原始积累似乎永远不会停止。当我发现一个更赚钱的事情,我就会毫不犹豫地转过去。李兴浩说,进入空调业,同样是随机而动。进空调行业之前,我开了间海鲜酒楼,酒楼空调常坏,一个月下来,维修费就上 1000 元。后来,我就干脆请一个师傅来工作。很快,李兴浩发现,维修电器比卖海鲜更赚钱。1989 年,他注册了兴隆制冷设备维修中心,并组织伙伴们上广州下海南,四处吆喝兴隆的名号。两年后,公司成了全国最大的制冷维修中心,业务做到了整个广东。顺着自己的生意链,我与一个台湾老板各出 600 万元合资建厂,最终进入了空调制造这一领域。农民创业!800 万白条成传奇我今日连开会的钱都没有,但是我的目标是造出世界上最好的空调。在投产的第三天,李兴浩就碰上了史上前所未有的空调价格大战,这场大战引发的后遗症,几乎将新生的志高空调扼杀在襁褓之中。1993 年,中国的空调行业即将结束暴利时代,越来越多的进入者和由此加剧的市场竞争悄然改变着行业的生存环境。那一年,科龙 1p 分体式空调降价 1000 元,所以,我要求自己的空调也向下调价,卖 2980 元,可一台空调的原材料价格就已经到达了 3600 元。然而,赔本儿甩卖却并没有为志高换来市场。1996 年,由于不认同李兴浩的做法,合作伙伴最终决定撤资。当时,技术部、车间、营销主任都跑了。合资方甚至对外宣称志高空调已经破产,致使志高空调的账户被佛山市人民法院查封,而第二天就是志高空调发工资的日子。李兴浩陷入了数百人的企业在一夜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