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致富个人事迹材料 x篇一:创业致富个人事迹材料她,是一名普通的农家妇女,22 年一直坚守着创业致富的梦想,虽历经众多坎坷,但从未停过创业的步伐;她,干过冷饮批发,贩过鸡蛋,还搞过铲车生产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敏感地捕捉着一个个行业的商机,不断摸索着、前行着;如今的某某某某皮肤颜色有点深,可年轻时也曾漂亮过。嫁给丈夫某某某某时,朱家较为贫寒,连第一次访亲时的家电,还是公婆为撑脸面而向亲友临时“借”的。面对这样一个家境,她没有抱怨,而是和丈夫某某某某一道不断探究着致富门道。某某某某年,她和丈夫东挪西借,凑足 4万元建起了半间房屋大的活动“冰箱”,做起了冷饮批发生意,兼代储存牛肉和羊肉。天道酬勤,某某某某夫妇的汗水换来了业务量的不断扩大。后来,建起了 30 吨储存能力的冷库,成为全市三大冷饮批发商之一。那时农村用电还紧张,三夏大忙期间常常停电,可冷饮一旦保不住低温就会融化。为此,她又专门添置了一台柴油机,一旦停电就立即加足马力发电,确保冷库正常运行。冷饮批发,每年就 5 至 8 月份的四、五个月时间,其他月份除了种好田,干什么?闲不住的某某某某就冬天贩卖鸡蛋,春节前还到集镇农贸市场卖对联。随着农村超市的增多,某某某某的冷饮批发生意越来越冷清,甚至出现亏损。“任何行业都有盛衰,关键要看准其趋势,适应其变化,抓住其先机。”这是她多年闯荡市场的心得之一。某某某某 2 年,忍痛将几十万元的冷库当做废铁卖了,放弃经营了 10 年的冷饮批发生意,搞起了铲车加工。没想到,由于技术不过硬,发往东北的两批货质量不合格,一下子亏了 10 万元,使生产经营陷入困境。某某某某 4 年,苦撑不下去的某某某某夫妇再次连续几天茶思不香、彻夜未眠。“东方不亮西方亮”,看准农业机械化的开展新趋势,当年某某某某夫妇就多方筹资 12万元,购置一台收割机,当起了走乡串村的麦客。后又投入 24 万元,添置了一台新式收割机。36 万元,那两年可到城里买一套面积较大的商品房,可在某某某某看来,购置房产将使资金固化,而投入经营那么能生钱并增值。与一般农民创业者不同的是,某某某某夫妇还逐渐学会了“制造制造”。收割机因缺油突然在田间熄火怎么办,学过机械、干过车工的其丈夫某某某某想法设法在收割机上加了一个副油箱,及时补充用油,确保了抢天时收割到位。某某某某年,夫妇俩投入 50 多万元搞起了物流运输,将米厂的稻糠送到相关企业,用于生物发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