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九下历史知识点总结范文一★第 1 课俄十月革命一、二月革命1.时间:1917 年 3 月2.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4.革命后形势: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二、十月革命(1917 年 11 月)1.背景:临时政府对内镇压革命,对外继续进行一战。2.领导人及地点:列宁,彼得格勒。3.经过:彼得格勒起义胜利,建立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4.性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5.政权巩固: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国内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6.意义:⑴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⑵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⑶ 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进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7.巩固政权:经过三年国内战争,1920 年苏俄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获胜的无产阶级政权。此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8.对中国的影响:十月革命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开始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第 2 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究一、新经济政策1.背景:⑴ 国内战争结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⑵ 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烈不满。2.时间:1921 年3.领导人:列宁4.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进展商品经济。5.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进展,巩固了政权。6.评价:是列宁从俄国实际出发,制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二、苏联成立1.时间:1922 年底2.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3.最初的四个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4.扩大:后来扩大到 15 个加盟共和国。5.解体:1991 年底。三、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领导人:斯大林2.1928-1937 年实施两个五年,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3.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基本实现。4.斯大林模式(又叫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1)形成标志:1936 年苏联新宪法颁布(苏联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2)评价: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具有严重弊端,对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二★第 3 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巴黎和会1.时间:1919 年 1 月到 6 月2.目的:缔结和约,建立战后世界新秩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