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明清家具之美家具是历代文物很重要的一部分。中国历代家具的特质不仅在于通过各历史时期的演变,完善其服务于人类的使用价值;同时还凝集了在其特定环境内形成的不同的艺术风格及文物价值。就艺术成就而言,明清家具将各种自然物象加以提取精炼后自然地融合于家具的造型设计中,进展成为结合了高度科学性、艺术性及有用性的艺术品。简练、挺秀的明代家具明代家具的风格特点大致分为以下几点:造型简练、大方,比例尺寸和谐。明代家具各部比例尺寸都较为匀称而协调。如椅凳坐面高度在 40~50 厘米之间,大体与人的小腿高度相符合,人坐在上面很舒适。而桌面高度基本与人的胸部齐平,双手可自然地平放于桌面,或读书写字,或挥笔作画,都极其舒适自然。椅背大多与人的脊背高度相等,后背板根据人体脊背的自然特点构成“S”形,并与椅面保持 100~105 度的背倾角,符合人体保持自然放松的角度。而且各部件的线条均呈挺拔秀丽之势,刚柔相济,表现出简练、质朴、典雅、大方之美。结构严谨,卯榫精密,做工精细。明代家具造型的突出特点是侧角收分明显,在视觉上给人以稳重感;每一个构件都功能明确,没有多余的造作之举。在跨度较大的局部之间,镶以牙板、牙条、罗锅枨等,既美观又增加了牢固性。家具采纳卯榫结构,极其精密,不受自然条件的潮湿或干燥的影响。明代家具还有一种榫卯结构叫做“破头榫”。一般的榫卯结构是将一个榫头插在凿口里,容易被破开、松动,需用销子。“破头榫”则是在榫头上加一个 V 型楔子,把凿口撑成喇叭状,榫头就拿不下来了,也就打不开了。经过几百年的变迁后,家具仍异常坚实牢固。材质优良,重视木材本身的自然纹理和色彩。明代家具大都材质优良,多用黄花梨木、紫檀木、铁梨木、鸡翅木、榉木、楠木等宝贵木材制作。明末范濂《云间据目钞》中有一段记载:“纨绔豪奢,又以榉木不足贵,凡床橱几桌皆用花梨、瘿木、相思木与黄扬木,极其贵巧,却费万钱,亦俗之一靡也。”可见明代家具用木以优质良材为时尚。这些硬木色泽柔和,纹理清楚,质地坚硬而富有弹性。匠师尽可能地把材质优良、色彩漂亮的部分用在表面或正面明显的位置,以充分显示木材本身的质感和自然美,成为明代家具的独特魅力之一。装饰适度,繁简相宜。明代家具的装饰手法多种多样,雕、镶、嵌、描都有。装饰用材也十分广泛,珐琅螺钿、竹、牙、玉、石等等,样样不拒。但决不贪多堆砌,也不曲意雕琢,而是根据整体要求,作恰如其分的局部装饰。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