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种常见病句类型和修改方法十种常见病句类型和修改方法 一、常见的病句,归纳起来有以下十种: (一)成分残缺 成分残缺是指句子不完整,缺少某一个成分,使表达的意思不明白的一种病句。例如: 1、“下课了,()在操场上玩游戏。”这句话缺少了“谁”这个主语部分,谁在操场上玩游戏呢?意思不明白。 2、 “我们学校书法竞赛活动。”这句话中因“做什么”这个谓语部分不完整,所以意思不完整。 3、“老师在认真地为我们批改()。”这句话中的后部分“为我们批改”不完整,缺少了与“批改”这个中心词搭配的宾语,使人不明白老师为我们批改什么。 句(1)缺主语,句(2)缺谓语,句(3)缺宾语,这三种现象都犯了成分残缺的毛病。 (二)用词不当 用词不当,就是句子中的某个词语用的不恰当,或褒贬不当,或大小不当,或轻重不当,或近义词错用而造成的一种病句。例如: 1、在这次竞赛中,他取得了优异的(成就)。 2、他办事总是犹豫不决,一点儿也不(武断)。 3、隔着雾,眼前的景物(糊糊涂涂)。 这三个句子中的“成就”“”武断“糊糊涂涂”都用得不恰当,句子的意思都不清楚,都犯了用词不当的毛病。 (三)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多指主谓搭配或动宾搭配不恰当,使句子意思不清楚的一种病句。 例如: 1、“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这个句子的主干是“北京是季节”,“北京”是地名,“季节”是指时间,“北京”不是“季节”。这个句子犯了主谓搭配不当的毛病。 2、“我们要改进学习态度。”“改进”的意思是“改变原来落后的情况,使之有所进步”,多与“方法”“技术”等搭配,不能与“态度”搭配。这句话犯了动宾搭配不当的毛病。 (四)词序混乱 词序混乱,指句子中的词语没有根据一定的顺序或想要表达的意思排列,以致出现歧义或混乱现象,使句子的意思表达不清楚的一种病句。例如:“我们必须认真改正并认真检查作业中的错误。”这个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是“我们必须认真检查并认真改正作业中的错误。”而原句颠倒了词语的顺序,使句子表达不明白而造成了语病。 (五)重复累赘 重复累赘,是指句子中重复使用了意思相同的词语,显得多余累赘的一种语病。例如:“我们正在观看优美美丽的舞蹈。”这个句子中的“优美”和“美丽”是意思相同的两个词语,在一个句子中重复使用,就显得罗嗦了,只要选用其中的一个意思就明白了,而重复使用两个,反而使意思不清楚了。 (六)前后矛盾 前后矛盾,是指句子中前后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