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印度吠陀时代的帝国是怎样的

印度吠陀时代的帝国是怎样的_第1页
印度吠陀时代的帝国是怎样的_第2页
印度吠陀时代的帝国 公元前 1500 年,一支雅利安人从他们位于西北部的家园,进入印度次大陆。他们自称亚利安人,意思是高贵的人。亚利安人征服塌鼻、黑色肤种的原住民,在旁遮普的村庄过着以畜牧为主、农业为副的生活。他们将大自然予以神格化,崇拜多神。以火、赞歌、食物祭供。后来则有专司祭祀仪式的祭师。众所周知的《梨俱吠陀》(前 1100 或前1000),就是祭师在祭典中所吟唱的赞歌集,是由祭师们所汇编而成的。所以这一时代被称为前期吠陀时代。 这一时期的雅利安人,以部族、氏族为单位而活动。他们已知青铜,但未使用铁。最重要的财产是牛,大麦是主要的农作物,马则被用来拉战车。二轮战车的机动力是雅利安人战胜原住民的主力战备。他们进入印度时,印度河文明已经衰退,但原住民间存在相当高度的农耕文化。原住民中有许多部族与雅利安人具有平等关系。两民族间早就有种族上的、文化上的融合。 公元前 900 至前 700 或前 600 年,部分雅利安人从公元前 1000 年进入恒河流域。不久在该地成立农耕社会。铁的使用自公元前 800 年起逐渐普及,水稻栽培也渐普遍。这一时代的前半期编辑《沙摩吠陀》等三吠陀,后期成立《祭仪书》、《森林书》、《奥义书》等广义的吠陀圣典。二大叙事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的原形也在此时出现。后期吠陀时代的讨论,主要就是依据这些文献与考古学上的。 从政治面来看,这一时代王权伸张,在恒河上游流域成立部族王制的国家。从宗教层面来看,此时祭仪的重要性提高,祭师阶级(婆罗门)享有特权。另一方面,对婆罗门教祭仪之至上主义,持批判态度的奥义书哲学也开始进展。业、轮回思想也于此时奠立。 根据《吠陀经》记载,亚利安人部落的首领称为王侯,也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国王。大约在公元前 900 年,部落形成了小型王国,叫做帮。到了公元前 700 年,这些邦组成了 16 个大邦,分布于印度北部,即今日的阿富汗至恒河三角洲地区。公元前 500 年,频毗沙罗统治的摩揭陀国成为最大的大邦,犹如此地的帝国。 吠陀和雅利安人 印度河流域文明衰亡以后,古印度的历史进入了吠陀时代。关于前一时期,迄今没有传说的材料,而有丰富的考古发现;关于后一时期,迄今尚无重大的考古发现,而有丰富的传说材料。这种传说材料收集在称之为吠陀的文献中,因此这一时期就被称为吠陀时代。 吠陀一词的意思是知识,是神圣的或宗教的知识,中国古代曾将这个词译为明或圣明。吠陀是包括有大量的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