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乳腺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学特征选取 2024 年 1 月-2024 年 1 月笔者所在医院经病理检查确诊的 15 例原发性乳腺淋巴瘤患者进行讨论。15 例患者中年龄最小 25 岁,最大 75岁,平均(45.7±3.1)岁,病程时长 1 个月~3 年,平均(1.1±0.9)年;临床症状表现:头晕、头疼、癫痫、呕吐、行走不稳及肌力减退等。所有患者均无脾、肝、全身淋巴结肿大,穿刺骨髓均未见外来细胞。1 例患者由于分娩后乳腺肿胀予以切开引流后切口未愈合而来院就诊,14 例患者体检时发现乳腺肿块;7 例患者检查发现病灶部位增长快速,且伴有患侧腋窝中淋巴结肿大,其中 3 例患者病灶区域内局部皮肤发红,3 例患者伴随乳腺痛苦。15 例患者中 10 例患者予以 X 线片检查,8 例患者予以 CT扫描(平扫 2 例,增强扫描 6 例),9 例患者予以超声检查,4 例患者予以MRI 检查。1.2 诊断方法2 结果15 例患者中检查出 17 个病灶,其大小为 1.2~12.0cm;10 例患者经X 线片检查发现 1 例未出现异常,1 例患者由于病灶部位特别显示情况不好而未能评价,8 例患者共检查出 10 个病灶,表现出非毛刺状肿块;9 例患者经超声检查发现 11 个病灶,其中 7 个病灶具有丰富的血流信号,6 个表现出低和高混杂的回声,2 个病灶边缘部位可见高强回声晕,4 个病灶后方见增强回声;8 例患者经 CT 检查发现,2 例平扫后发现乳腺组织弥漫性增大,6 例患者予以增强扫描发现 2 例患者图像显示不均匀性的环形强化,4 例图像显示均匀性的轻中度强化;4 例患者经 MRI 检查发现 3 例患者T2W 脂肪抑制显示稍高信号,1 例显示高信号,DWI 显示出明显扩散受限,3 例为不均匀性强化,1 例为均匀性强化。3 讨论乳腺恶性淋巴瘤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一般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目前临床上未有鉴别两者乳腺恶性淋巴瘤的形态学标准[2]。所有乳腺恶性淋巴瘤中原发性乳腺瘤的发病率占到 0.04%~0.7%。Wiseman 在 1972 年提出原发性乳腺淋巴瘤的诊断标准包括:(1)淋巴瘤侵入部位及其周边存在有乳腺组织;(2)组织学临床取材十分充分;(3)仅乳腺患侧腋窝淋巴结节受累,未见淋巴瘤和淋巴结节出现;(4)未有其他组织或器官淋巴瘤疾病史[3]。根据上述诊断标准,本文的 15 例患者均被确诊为原发性的恶性乳腺淋巴瘤。原发性乳腺淋巴瘤常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弥漫性的大 B 细胞瘤。本文中 15 例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