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 颈 组 织 病 理 学——宫颈癌前病变与宫颈癌病理重庆市肿瘤医院 病理科 叶学正一、子宫颈组织学介绍(一)鳞状上皮宫颈突入阴道部分为固有鳞状上皮。基底层 副基底层 中层 表层 基底细胞增生:细胞层数增加,核增大无明显深染及多形性,其意义尚不明确。 鳞状细胞增生:因机械刺激、激素缺乏引起,表现为细胞层数增加及角化过度, 无异型。(二)宫颈腺上皮 为内宫颈,偶可为外宫颈的高柱状分泌粘液上皮及少数纤毛上皮, 并形成隐窝伸入宫颈间质中,一般深度 3 mm, 偶达 1cm , 称为“腺体”, 实为盲管。 柱状细胞 储备细胞 储备细胞增生 鳞状细胞 (三)移行区 指柱状上皮与鳞状上皮交界区,是 CIN 和鳞癌好发区;阴道镜下柱状上皮薄,毛细血管清楚呈深红色, 而鳞状上皮区厚, 呈浅红色。 移行区随生理及病理情况而变化, 青春期前位于宫颈外口附近, 而绝经期后, 移行区向上退缩达颈管内。(四)鳞状化生 储备细胞增生 不完全不成熟鳞状化生 成熟鳞状化生 鳞化发生于原表面柱状上皮区,也发生于隐窝(腺体)区。 不成熟鳞化与 CIN 鉴别: 细胞形态一致,异型轻, 核分裂少见。不成熟鳞化可出现非典型性,伴发 CIN, 而且是 CIN 发生区。 鳞化是一个不可逆过程, 既是一生理过程,又与炎症及内环境改变有关。(五)子宫颈间质 浅层有粘膜相关淋巴组织,巨噬细胞及 Langerhans 细胞;上皮下间质富于毛细血管网,有淋巴管,间质主要由平滑肌,纤维组织构成。二、HPV 感染病理组织学及与 CIN 及宫颈癌HPV 感染通过性传播,易累及化生鳞状上皮,并复制,繁殖,释放病毒,高危 HPV 与 CIN 及宫颈癌, 尤其是鳞状细胞癌的相关性已在全球得到公认。(一) 三种实验方法对 HPV 检出率的比较[sato 等]DNA 杂交中空细胞识别免疫组化染色宫颈湿疣100﹪80﹪80﹪CIN-1100﹪89﹪61﹪CIN-286﹪57﹪29﹪CIN-3(重度非典型增生)100﹪33﹪17﹪CIN-3(原位癌)100﹪20﹪0﹪目前认为杂交捕获 HPV 试验能够检出近 20 种 HPV 基因型,是检测 HPV的最好方法,原位杂交可用于组织切片,优点是可定位。(二)HPV 感染的组织学 1.挖空细胞形成(koilocytosis)及挖空细胞非典型性(koilocytoticatypia) 表层或中层鳞状细胞有轮廓清楚的核周空泡形成,核大、核膜起皱、呈葡萄干样、核深染、染色质缠结成窜,可见双核、多核细胞及巨核细胞,与高危HPV 感染有关。不要将糖原积聚的透亮胞浆鳞状上皮及绝经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