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食材保存管理方案(一)食品保存依据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规章,规范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贮存管理,保障公众餐饮安全。(二)食品保存要求(1)贮存场所、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设置纱窗、防鼠网、挡鼠板等有效防鼠、防虫、防蝇、防蟑螂设施,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用品。(2)食品和非食品(不会导致食品污染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工具等物品除外)库房应分开设置。同一库房内贮存不同性质食品和物品的应区分存放区域,不同区域应有明显的标识。(3)食品应当分类、分架存放,距离墙壁、地面均在 10cm 以上,并定期检查,使用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变质和过期食品应及时清除。(4)冷藏、冷冻柜(库)应有明显区分标识,设可正确指示温度的温度计,定期除霜(不得超过 1cm)、清洁和保养,保证设施正常运转,符合相应的温度范围要求。(5)冷藏、冷冻贮存应做到原料、半成品、成品严格分开,植物性食品、动物性食品和水产品分类摆放。不得将食品堆积、挤压存放。(6)散装食品应盛装于容器内,在贮存位置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7)除冷库外的库房应有良好的通风、防潮设施。(三)食品原料的储存管理方案1、食品原料贮存管理制度1)品质第一,为确保产品质量,保证食品原辅料在贮存期间的食用价值,特制定本管理制度。2)食品原辅料(包括半成品、成品)贮存、保管工作由库房管理者等相关人员直接负责,主管负责监督、保管。3)食品原料贮存时必须依照食品原辅料的特性(储存条件),做到分类存放。4)库房内严禁存有超过保质期限、腐败变质、无产品标签的原辅料、半成品、成品。5)食品原料的贮存方式有以下几种:(1)常温贮藏:主要用于贮藏不易腐败、变质的、有包装物的辅料及半成品原料。(2)封闭贮藏:主要用于贮存有挥发性气味的食品原料。6)食品原辅料、半成品(有要求的)贮存时,必须填写“原料入库标识”,并根据原料辅入库标识及原辅料的保质期限,做到原辅料领用的先进先出。7)食品原料(半成品)贮存应做到库房整洁、食品存放要隔墙离地(距墙 10cm、距地 20cm)分层、分类、分架、分库、通风贮存。8)食品原辅料保管人员应定期将保存时间较长且在有效期内的可食用性食品原辅料(半成品)数量上报生产主管。9)食品原辅料贮藏环境禁止存放有毒、有害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