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业农村局季节性休耕技术方案XX 县农业农村局季节性休耕技术方案季节性休耕对于减少农田用水,促进耕地休养生息、恢复地力十分重要。我县连续实施了该项目,取得了一定成效,从全县看,在地下水超采区,改一年两熟为一年一熟,将主要依靠抽取地下水灌溉的冬小麦适当压减,只种植雨热同期的玉米、油料作物和耐旱耐瘠薄的杂粮杂豆等,实现一季休耕、一季种植。季节性休耕期间鼓舞农民种植油菜等绿肥作物,不浇水不收获,翻耕入田,培肥地力。重点有以下 2 种休耕模式:一是冬休夏种模式。指冬春季休耕,夏季种植玉米、油料作物和杂粮杂豆等,减少农业用水和化肥农药投入,促使耕地休养生息。二是冬肥夏种模式。指冬春季种植(含套种)油菜、二月兰、黑麦草等绿肥作物,夏播前将绿肥植株翻耕入田,夏季种植玉米、油料作物和杂粮杂豆等,减少农业用水,培肥地力。为扎实推动季节性休耕,根据市农牧局下发的《季节性休耕技术方案》〔2024〕199 号文件精神及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一、冬休夏种模式(一)一年一熟制玉米生产技术技术要点:5 月至 6 月等雨趁墒播种,在保证玉米出苗的基础上,一般年份全生育期浇水 1 次,亩灌水 40-50m3,有条件的地方,提倡采纳水肥一体化技术,减少浇水量。1、整地秋季收获玉米后,进行灭茬旋耕。提倡在秸秆粉碎还田基础上深耕(松)30-40 厘米,打破犁底层,平整土地(翻、耕、耙、耢),利于土体贮存冬春季降水,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2、品种选用选用通过国家或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玉米品种。宜选择丰产性能好、综合抗性好、经济系数较高的耐密型中熟或中晚熟品种。3、种子质量和种子处理播种前种子进行精选。用于播种的种子质量应达到以下标准:纯度≥96%,净度≥99%,发芽率≥85%,含水量≤13%,发芽势强,籽粒饱满均匀,无破损粒和病粒。选择包衣种子。强化对未包衣种子进行种子拌种,杜绝白籽下地。预防粗缩病、二点委夜蛾等病虫害可选用 60%或 70%吡虫啉,或甲基异柳磷等拌种;预防根腐病、黑粉病等可选用苯醚甲环唑、戊唑醇等处理种子;病虫混发区可实行以上杀虫剂、杀菌剂混合拌种,但应注意先拌杀虫剂再拌杀菌剂,堆闷 4-6 小时,晾干。4、精细播种(1)播种期。一般在 5 月上旬至 6 月上旬,等雨或适墒播种,以适当早播且要避开灰飞虱危害为原则。(2)播种形式和播种量。采纳等行距种植,行距 55-60 厘米;宽窄行种植,宽行 70-80 厘米,窄行 35-45 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