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校长研修班心得体会范文老师是培育之人2024 年 12 月 6 日,来到了每一个教育人都无限向往的北京师范大学,参加教育部举办的第 58 期高级校长研修班。走在宁静的校园内,想到离开忙碌的岗位,来到研修班充电,暗暗下定决心,珍惜这一个月的时间,努力地让自己能有进一步的提高。今日上午陈锁明院长的话更激励了我。陈院长说,参加培训的第一个角度就是和专家对话,第二个角度是同伴互学,第三个角度是离开繁忙的工作,更能促进自我反思。教育部为了提高校长老师素养投入了这么多物力财力人力,我们能近距离地倾听那么多专家教授的讲座,能静静地反思过往的教育教学生涯,能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同行们沟通分享,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陈锁明院长的讲座内容是“培育什么样的人”,他认为教育应该培育学生的德商、志商、情商、胆商、健商、逆商、智商、财商、灵商。陈院长把培育学生的德商放在第一位,正应了陶行知先生的话“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当前的社会现状是老师、家长都重智轻德,可事实却是因为道德教育缺失,也直接影响了他们所重视的智育进展。孩子们对自己的学习不负责任,不懂装懂,抄袭别人的作业甚至试卷。记得有一次听二年级的一节数学课。内容是 5 的乘法口诀。老师讲解新课后让学生默写口诀,发现有的学生写成“五五二五”,于是把这句口诀写到了黑板上,问谁和她写的一样。学生都默不作声,可是我作为听课者却发现起码有六七个学生抓起了橡皮准备修改。但是为什么老师问的时候,谁都不举手呢?是老师的责任还是学生的问题?这时候,老师该怎么办?我想这都是老师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最佳时机,假如能把握好这些机会,一定能润物无声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人生,是可以在课堂上起飞的。学校和老师承担着育德的重任。曾经看到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个山区的孩子在学校偷东西,偷的什么,是学校的一套木匠用的工具,夜里翻墙出去的时候被抓住了,问他为什么偷,说自己可能考不上大学,想做好当木匠的准备,可是家里买不起这样的工具,所以想到了偷。学校开除了他,通知他的父亲来接他。他苍老的父亲翻过了几座大山来到学校,弄明白了事情的经过,夹着孩子的铺盖就往外走了。孩子跟在后面,垂头丧气。班主任送到了大门口。孩子的父亲把铺盖仍在了地上,对着班主任深深鞠了一躬说,俺教子无方,让老师操心了,然后带着孩子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