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辩总结 01 谢谢主席,大家好! 纵观整场辩论赛,对方辩友犯了以下几个错误: 一、偷换概念。对方辩友将我们的文才简单地定义为写作诗文的才能。 我方一辩早已指出,文才是文学上的才能,主要表现为文学素养。它包括驾驭文字的能力,文学知识的积累,以及文化价值的提升。(文才是口才的内涵,口才是文才的表现形式之一。)我们说唐宋八大家文才斐然,因为他们诗文写得好,更因为他们的博学多才和对中华文化的巨大影响。对方辩友对文才的定义既违反理论又违反事实啊。 二、本末倒置。对方辩友认为较之文才,口才以其直接及时等优势更能促进社会交往。 诚然口才优点多多,但别忘了,现代社会需要的口才是言之有物的口才,而这种物的积累,正是培育文才的过程啊。无数优秀的演讲家、雄辩家之所以拥有非凡的口才,是因为他们博览群书,有着深厚的文学素养。所以说,再好的口才,若没有文才做内涵,那所谓的口才也不过是耍耍嘴皮子,对社会无益。对方辩友这种只看现象不看本质的态度,未免有些肤浅了。 三、对方辩友认为,文才需要通过口才才能表达出来,所以口才比文才更重要。 对方辩友是不是在告诉我们,假如今日我是一个哑巴,纵然你满腹锦纶,终究也是一无所成呢那么让我们看看海伦凯勒吧。耳聋眼盲、不会说话的她写就《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再看看陈景润吧,天生讷于言的天才数学家以论文形式精辟演绎哥德巴赫猜想。事实胜于雄辩,口才只是表达文才的方式之一。没有口才,文才依旧精彩。 四、对方辩友认为在历史传承过程中文才与口才同等重要。 我方无法认同。用口才传承历史,文化精髓会在无形间流失,好比流通中的货币。而文才却可以完整地记录历史,并且加以不断的创新与突破。千百年来,人们在书籍中学习历史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又以书籍的方式继续传扬。 假如说口才是流星,那么文才就是恒星。耀眼的一瞬固然夺人眼球,但终将湮灭,惟有长久的光亮才能指引人类前进的方向。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文才比口才更重要! 四辩总结 02 主席、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同学们大家晚上好! 以下是我方的总结,首先我要指出对方辩友明显犯的几处错误。 一、将文才的含义扩大化,认为文才是口才的基础。二,对方辩友只是说出了文才的重要性,但并没有证明文才比口才重要!三,以偏概全,舍本逐末。简单认为我们所说的口才就是耍耍嘴皮子,或者归结为讲话。狭隘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四,为口才的使用限定了一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