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古代书法家故事47篇

古代书法家故事47篇_第1页
1/21
古代书法家故事47篇_第2页
2/21
古代书法家故事47篇_第3页
3/21
古代书法家故事 47 篇古代书法家故事 47 篇 王次仲弱冠创“八分书” 王次仲,上谷(今河北省怀来县东南)人,秦代书法家。他小时候聪慧伶俐,志气很高,博览群书而又善于独立思考。他十多岁时,学识已达到成熟的阶段。当时,人们普遍使用结构修长,笔画之间空距非常匀均的秦篆。这种字体既繁复又难写,不必说民间使用,单是官府书吏就为公文山积、批覆缓慢而叹苦。年近弱冠的王次仲深知文字改革的必要,就把各种钟鼎器皿以及诏版文字广泛搜集在一起,勾摹出来,按文字相同、形体不同排列在一起,然后互相比较,反覆琢磨,度过了数百个不眠之夜,终于创制出一套笔带波折,并向左右分分的"八分书"。 王次仲将这些文字上奏朝廷。秦始皇见了后,认为"简便,赶急疾之用",十分赞同。便征召王次仲到京城咸阳做官。书写篇章和法令。但王次仲性品清高,三拒诏书,因而触怒了秦始皇。秦始皇认为他对己大不敬,就派人用监车押送赴京。王次仲自知抗旨性命难保,便乘狱吏不备,投河自尽。可是王次仲所制造的"八分书",却蔚为风行,造福子孙。 程邈狱中制隶书 隶书又名佐书、史书,是秦代末年出现的一种能帮助书写者达到篆书所难以达到的快速度的新书体。它字体方形,线条平直,粗细有致,打破了六书的传统,奠定了楷书的基础,标志着汉字演进史上的一个转折点。隶书的制造者相传为秦代下杜(今陕西西安南)人程邈。 程邈,宇元岑,起初他在一个县衙里当狱吏,后来因事得罪秦始皇,被幽禁于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狱中。那时候,由于中央政权集中,文书繁多,许多军中急事往往因篆字难以速成而被延误。程邈深知这是当务之急,早年他就宣誓将自己的毕生精力倾注于文字的改革,因而他虽身陷囹圄,仍念念不忘悉心钻研大小篆的书法。每一字他都用不同字体写上数百个,然后从中选取最满意的一个。经过十年精思苦索,他终于简化了大小篆,创制出三千多个美观有用的隶书。 蔡邕救琴 东汉灵帝在位的时候,有个大臣名叫蔡邕。蔡邕为人正直,性格耿直诚实,眼里容不下沙子,对于一些不好的现象,他总是敢于对灵帝直言相谏。这样,他顶撞灵帝的次数多了,灵帝渐渐讨厌起他来。再加上灵帝身边的宦官也对他的正直又恨又怕,常常在灵帝面前进谗言说他目无皇上,骄傲自大,早晚会有谋反的可能,蔡邕的处境越来越危险。他自知已成了灵帝的眼中钉、肉中刺,随时有被加害的危险,于是就打点行李,从水路逃出了京城,远远来到吴地,隐居了起来。 蔡邕爱好音乐,他本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古代书法家故事47篇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